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 第四百八十八章训化

第四百八十八章训化

此次考察,原本按照裴小二最初的计划,评价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的人数至少大体相当。然而,等结果真正出来之后,大明官员的各种操作,却一遍遍刷新着裴小二的三观。

有人对于此次考察根本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根本就不将成都军府放在眼中;

然而这还算好的,有人却借着这个机会大肆摊派,横征暴敛,然后在将这些得来的钱财,留下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悄悄运到成都城内。分别给刘先春,乔淳,赵君临,郭茹从等等,一人一份,几乎是见着有份。

更有甚至,已经知道逃不过此次考察,于是干脆破罐子破摔,趁着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连夜将多年积累的钱财,全部转移。其本人也都乔装打扮,混入百姓群中,想要离开四川,重归大明的怀抱。一直走到重庆之时,这才被巡逻的李国俊士兵所擒获,送到了成都。其结果,自然免不了来上一刀。

种种乱象,引得裴小二不得不将四个评级之见的人数做出调整。最终,整个四川,能评上优这个评级的官员,满打满算也只有三人。评价为良的官员,稍多一点,但也仅仅只有八人。评价为中的又三十一人。剩下的全部评级为差,人数足足占据整个四川官员的一半。

就这,还是裴小二矮子里面拔将军,将表现稍有亮点的官员,全都调增一级的结果。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不过,不管怎么说,名单既然已经公布出去了,自然没有反悔的必要。评级为差的官员,全部降级处理,原本为知府的,将为知县,原本为知县的,将为典吏,县丞,乃至削职为民。

另外评价为优的官员,其中两人都为知县,全部官升一级,升为知府,另外一人为顺庆知府盛兴唐,不过由于盛兴唐刚刚被提拔为知府,履职不过两个月时间,再行升迁,也着实有些不像话,于是记了一功,暂时留任原职以后升迁。

其他的,评价为中,以及评价为良的官员,则全部调换岗位。凡四川汉中境内,人数众多,商贸发达,交通方便,亦或者产量重地的地方,全部由评价为良的官员调任。剩下的地方,才轮到评价为中的官员平调。不过有一点,所有的官员必须离开原地,接受裴家军的调遣。

当他们接受裴家军调遣之时,便意味着,他们的官帽子不再是大明朝廷赐予,而是裴小二赐予,向裴小二效忠。即便他们有二心,要想重新投降朝廷的时候,也需要好好掂量一下,朝廷会不会再次信任他们。

一顿操作下来,知县一级别,出现了大量的空缺。此时,原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或者干脆就是谋一份差事,亦或者其他什么原因,顺从裴家军的命令,进入衙门观政的秀才,一下子被天下掉下的馅饼给砸到了。被裴小二一步登天般,从一介穷书生,直接提拔为一县的知县,或者知州。

虽然,这些秀才也许经验不足,也许被乡野中的举人所鄙夷,但是有裴小二的任命,他就是一名光荣的知县,一个数万百姓的父母官,一个执掌一县百姓的生死的百里侯。

这个时候,能冒险搭上裴家军这条船的秀才,除了极个别野心勃勃之辈,大多数都是在平日里生活不如意,被世人嘲笑,被举人凌辱,吃尽了世间的酸甜苦辣。他们也都是走投无路,不得已只能铤而走险踏上了,裴家军这条船。却没想到,最终的结果,竟会是这样。

苦尽甘来,喜极而泣,等等都不足以描绘他们此时的心情。他们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朝着成都的方向,郑重的下跪,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以表达自己的谢意。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裴家军真将进入县衙‘观政’的矬穷大,捧成了秀才,这让民间那些自诩高人一等的举人极为不满,但他们又不敢道成都,跟裴小二请命。只能冲着家中亲眷发泄不满,一时间不少人家,鸡飞狗跳,人仰马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水源王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紫鸾记封州王无敌万岁爷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一步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