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楼的吴掌柜带着伙计们小心的把菜都端上来,全部上完后便恭敬的说:“老爷太太,菜都已经上齐了,请你们慢慢享用,小的就先告退了。”说完就退了出去,把包厢的门带上。
“都是自己人,不要客气。”徐老爷招呼着柳千山和白一凡,可惜下午还要回去当值就不能喝酒,那就以茶代酒意思一下好了。
柳千山和白一凡当然知道徐老爷的意思,高高兴兴地端起了茶杯碰了起来。
徐夫人有些好笑的看着三个大男人幼稚的动作,这哪里有平日里在衙门那副公事公办的冰块脸的样子。
元娘仔细看着桌上的菜,想着这就是滋味楼的菜,看卖相还是不错就不知道味道如何,希望能对得起张老太爷的滋味楼的招牌。
元娘先从面前的一个冷盘下了筷子,蜜汁桂花糖藕,这在江南人家的餐桌上并不陌生,可是想要做得好吃也是很考究功夫的。
要把泡发好的糯米,紧实的塞到莲藕中,再放入事先预备好的红糖水中盖上盖子,小火焖煮一个时辰。
待得凉透了再切片,码在盘中浇上蜂蜜撒上桂花才算大功告成,若是夏日食用,需要冰镇一下风味会更好。
这道菜焖煮的火候是个关键,时间短了里面的糯米夹生,时间太长藕的鲜甜味又会不够,所以要想做到十全十美也是有些难的。
元娘咬了一口,觉得味道还算中规中矩,甜度和糯米的口感还可以,唯一有点小缺憾就是不够冰,若是再冰一些就会更爽口。
徐夫人看元娘吃得若有所思的样子,便想笑,这么个小人儿吃饭的时候还是一脸严肃想问题的样子,比起对面的三个大人倒更是多了几分大人的样子。
便夹了一筷子鸡腿炒蘑菇放到她的碗里,元娘看着碗里多出来的菜,收回了心思,转头对徐夫人笑了笑,便认真的吃了起来。
桌子上的菜元娘每盘都尝了尝,发现这个大师傅手艺还可以,但只能符合大众口味。
许是这段时间她的嘴巴被常妈妈给养得娇气了,又遇到刘氏这样的在大宅门的厨房里打滚了这么些年的厨娘。
像大师傅这样的手艺已经入不了元娘的眼睛,就像今日的菜色只能算个中上的水准。
所以私房菜馆就完全可以弥补滋味楼在精品菜色上的空缺,让真正爱吃的老饕们有了个好去处。
元娘觉得滋味楼的菜品也需要提升,看样子要让小智帮忙找些菜谱出来好好研究出几道能给滋味楼添彩的菜。
现在虽然是在粽子的带动下生意好了许多,但是日子久了总是有人要来仿他们的粽子。
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带来更高的话题度,应该做到只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元娘打算一会儿和徐夫人谈谈这个问题,生意场上的事就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顿午膳用完,等伙计把碗盘撤下重新换上热茶。
徐老爷则和柳千山说起昨日刘氏那顿饭食是如何精彩,把刚刚才吃饱的柳千山给说饿了。
白一凡也在一旁添油加醋的,把柳千山勾的直呼等私房菜馆开张了要好好的吃上一顿。
元娘则一派小老板的样子,笑眯眯的对柳千山说:“柳叔叔,你来吃饭的话我肯定管饱。”
徐老爷笑的眼睛都快眯上了,“元娘,你倒是个大方的,不然你柳叔叔的那点俸禄可都要交代在私房菜馆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