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元娘吃完早饭后,一群人便收拾停当去徐府外坐上马车。
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的前往,临安府的郊县双鱼村,在那里有着张老太爷为张恒隆母子所买的田地和宅子。
只是自从张恒隆离开张家后,她们便没有再往来了,所以张老太太也很期待这次见面的情景。
元娘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人,所以她对他一直保持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
徐夫人则在一路上都和元娘介绍着之前发生的许多事情。
因为张恒隆和徐夫人还有白一凡,他们从小基本上是在一起长大的,所以小时候的情分都还在。
从临安府县城到双鱼村,这段路还是比较长的,一路上都是要经过许多树林稻田。
但是现在临安府附近郊县的稻田都是空着的,水稻都没有种下第二季。
元阳觉得有些可惜,但是转念一想,如果这次自己的试验成功的话,那么二季稻就可以全面的在江南推广开来。
明年的情景她心里还是有数的,明年的蝗灾和干旱会给朱雀朝带来一个大灾荒年。
关中的大面积地区的旱灾,将会非常直接的影响到江南百姓的生活,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马车在乡间小道上慢慢的行驶着,但是偶尔还是会有颠簸一下。
元娘这时候想着修路的事情也是迫在眉睫,趁着现在天气干燥。
用水泥把马路修建起来,而且最好这个能够成为一件全国推广开来的大事情。
等到明年旱灾的时候,各地的粮食就可以非常及时的运输到需要的地方,减少在路上的耽搁,这也是救灾的一部分。
但是元娘想到修路这样的大事,仅凭她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
如果靠自己的亲爹徐老爷去给皇上递折子的话,恐怕也是效果不大。
这个时候元娘心里想到的就是上官浩了,有他这个忠勇俊王,皇帝的亲外甥亲自去和皇上沟通这件事情的话,想来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元娘虽然不能明着跟上官浩说明年会有一场大灾荒,但是她早就旁敲侧击让他去囤积粮食,他也完全配合着做了。
想来在这次和他说修路的事情,他也应该能够理解。
况且修路本身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只是费用的话就需要各府衙自行承担,不能变相的把这个变成税加在百姓的头上。
关于这个问题元娘觉得她需要好好的考虑清楚,然后给上官浩写一封信。
需要仔细的和他商量一下,因为这毕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能开半点玩笑。
元娘在马车里想着给上官浩写信的事情,她并不知道,此时上官浩正在带着龙天禄从神都赶往临安府的路上。
上官浩这次从神都出来,基本上把市面上所有的好东西都买了一遍。
府里的珍宝阁的库房他也打开了,让甲一可着劲的往外搬。
甲一原本就在临安府受了元娘的许多照顾,对这个小姐很有好感也心里满怀感激。
所以得了上官浩的令,就给他基本上把府库搬空了大半边。
上官浩还觉得礼物准备的不够充分,让甲一拿着他的令牌去找龙天禄抢了不少宝贝来。
龙天禄看着上官浩满满当当的准备了六辆马车的行李,不仅有些咂舌。
他没有想到向来如此抠门的上官浩,这次出手竟然如此大方。
还把自己的不少好东西给填了进去,居然这次出行所带的行李比他这个太子还要多。
看来临安福里的确是住着一位高人,能让上官浩如此上心,想必是不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