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山县是距离牛首山最近的县城,其县多为牛首山盗匪所扰。知县严大年曾多次派兵围剿牛首山,几乎全都铩羽而归。说几乎,是因为有一次他们差点儿活着了匪首冷千魂。那一次,有赵安在场。
现在,赵安又回来了。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十几匹快马进入了宁山县城。他们径直来到了县衙门口,叩响了大门。
门差抱怨着这么晚了还会有谁,骂骂咧咧地打开了大门。看到门外的那人伸出一块铜制腰牌,上面镌刻的四个大字异常醒目——“提缉探事”。
门差惊出了一身冷汗,立马清醒了,急忙开门。那些快马径直冲进了县衙里。
严大年在搂着美娇娘甜睡,忽然听到门外打雷似的敲门声。
他怒气冲冲地骂道:“谁他妈不知好歹,老爷我明天打断他的腿!”
管家着急的喊道:“老爷,赵大人来啦!”
“管他赵大人还是张大人,给我赶回去!”
“老爷,赶不得。是提缉院的赵千户,赵大人!”
严大年猛地坐了起来,完全清醒了。他立即下床穿衣,美娇娘还想粘着他不让他走,被他一个耳光打在脸上。
赵安站在县衙公堂的正中央,望着那块“正大光明”的匾额。三年前,他也是在这个地方,作为一名卧底,被派去了牛首山。那时候他只是一名旗牌官,现在已是千户大人。
他这一次过来,不仅是带来了大内密探,还带了提缉院的一拨人马,共计二十四个人。这一次,他决心要一举端掉牛首山匪窝。
严大年急急忙忙地跑到赵安面前,下跪行礼。
“严大人,别来无恙?”赵安道。
赵安给严大年下了命令,隐瞒他到了宁山县的消息,并且派官差扮作渔夫,跟随提缉院的干事把守监视每一条从牛首山经过的溪流。从早到晚,十二个时辰不能间断。
严大年虽然好奇,但却不敢问,他明白,自己只要照吩咐,并且不出纰漏就好了。
八月十三日,月圆,微风。
赵安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神情有些焦躁。他来到宁山县已经三天了,可是要等的消息却还没来到。
蜡烛快要燃尽,他又添了一根。走了一会儿累了,他坐到书桌上,本来只想坐一会儿,却不知不觉睡着了。
翌日,天明。天刚放亮,雾还未散尽。
“大人,大人!发现啦,发现啦!”邢铭顾不得礼仪,一边嚷着一边跑了进来。
赵安立即惊醒,走出门外。
“大人请看。”邢铭递上一个密封好的竹筒,竹筒还有些湿润。
赵安把蜡刮去,从竹筒里倒出一张纸。
他急忙回到屋里,把纸张平铺在桌面上。只见,那是一张地图,上面标注了很多记号,记号旁写着“小心”、“死路”、“见木棉左拐”等等标注。
“大人,这是什么?”邢铭问道。
赵安本不愿理会他,但他若是不说出来,只怕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