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惠安王府。
花园,假山。
一名年纪八岁的锦衣少年躲在假山里。他偶尔会探出头趴在假山上,探出脑袋偷看外面的动静。
当他看到几名侍女一边叫着“少爷”一边四处张望向他走近时,他立刻缩进了假山里。
然而,就在他以为安全的时候,一名端庄娴静的妇人已经站在了他身后。
妇人揪住了他的耳朵,责备道:“君康,你又调皮捣蛋了!”
君康委屈地哀求道:“母妃,孩儿知错了,孩儿保证再也不敢了。”
他每一次被捉到的时候都这么说,然后换来似乎抄不完的弟子规。但是这一次,他的母妃却放开了他。
妇人拍了拍他衣服上的尘土,慈爱地说道:“母妃再也不会罚你抄书了。”
君康不知道是不是应该高兴。他年纪虽然不大,却也察觉到了他娘心里有事。
——自从那个太监来到王府之后。
今晚,调皮的君康忽然变得安分了。因为王府和平常完全不同,肃穆的气氛像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一样。
今天不是节日,也不是谁的的生辰,但是王府上下却张灯结彩,披红挂紫,装饰得像过节一样。
沐浴后,君康在母亲的帮助下穿上了节日或者祭祀时才穿的盛装。母亲蹲下身子为他整理胸襟的时候,他分明看到母亲双眼红红的。
“母妃,你是不是哭了?”君康问道,语气像是一名小男子汉。
妇人自觉失态,立刻说道:“是被小沙子迷了眼睛……”
君康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她的话。他的母亲从来不撒谎,可他觉得她在骗人。
“母妃,今天是什么隆重的日子吗?”
“一会儿,你父王会告诉你……”
君康随着母亲来到大殿。大殿上,他的父王在和那名京城来的太监聊天。他很不喜欢父王此刻的笑容,因为他看得出来,父王在讨好那名太监。
惠安王看到了他,招呼道:“康儿,快过来。”
君康走到了惠安王面前。
惠安王让他面向那名太监,“张公公,你觉得如何?”
张公公打量着他,细细的嗓音的嗓音说道:“不错,比前些日子看起来精神多了,隐隐约约还有一股祥瑞之气萦绕着呢。”
不知为何,君康就是很讨厌他的声音。
“父王,今天是什么日子?”君康问道。
惠安王很自豪地说:“当然是庆祝你成为了储君的人选了!”
君康年纪不大,却已知道了很多不符合他这年纪的小孩该知道的事情。这也正是他被人誉为神童的原因。他对储君的意义了解的还不太深,但却知道他要和母亲分开了,现在他终于明白母亲为何会流眼泪了。
“孩儿不要做储君,孩儿不要离开你们。”
“胡闹!皇上选择你,是看得起你!”教训了君康之后,惠安王立刻向张公公赔笑,说孩子不懂事。
君康就是不想去京城,所以他便开始吵闹起来。这时候,王妃只能把他当带到了房间里。
“母妃,康儿不想离开你们。”
王妃认真地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这是皇上的圣旨,我们不能违抗。”
君康讽刺道:“真是自私的决定!”
“你若想改变这种现象,唯一的办法就是成为下圣旨的人。”
下圣旨的人,只能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