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册的事情,既然骆晋寒不着急,苏芊芊也不打算管了。正好让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清查积案当中。
提缉院果然是集合了众多优秀人才的地方,这半个月下来,苏芊芊带领青龙堂清查了十件冤案。惩治了当时受理这些案子却渎职无为的一批官员,弄得现在朝野上下是人心惶惶。
其中最为不安的就是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了,因为这些从地方上报的案件,他们或是收了好处,或是得到了关照,就把这些案件当做悬案扔给提缉院青龙堂。单是这点,就是渎职之罪,何况还有包庇、行贿、受贿这些罪名。
以往崔禄为院总的时候,对这类事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这些官员更加肆无忌惮。没想到他们却遇上了软硬不吃,刚正不阿的苏芊芊。更没想到,新院总骆晋寒竟然会全力支持她。
不能再这么被动了!
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头头们都这么认为,于是他们就坐到了一起,商量对策。
对策之一是“拖字诀”。不管提缉卫怎么查,他们能拖就拖,也许拖着拖着就不了了之了。
对策之二是“求轻罪”。被查出来的案子,最后一定会有人受罚,这时候都察院尽量轻盘,只判个渎职就好了。渎职之罪可大可小,大了就是免官,小了就是警告。
对策之三是“弹劾苏芊芊”。主要是寻找苏芊芊的过失,小的过失夸大处理,没有过失就制造模棱两可的事情,硬是给她套上。可惜的是,这些奏折虽然呈到了君翼面前,但最后都是石沉大海。他们不知道,骆晋寒早就和君翼说明了,放苏芊芊去查。
对沉积的弊案、悬案的清查,虽然让苏芊芊成为了朝廷里最不受欢迎的人,但却让她在民间取得了赞誉。坊间甚至已经流传出了“苏青天”的美名。
一些地方上官府不受理的案子,当事人甚至会直接上京来向苏芊芊告状。苏芊芊一视同仁,命手下人去查那些案子。
提缉院里有人开始劝苏芊芊,不要得罪那么多人,小心日后她不是提缉卫后被人报复。
每次听到这种劝解,苏芊芊只是淡然一笑。她不会去骂劝她的人,因为不管那人出于何种目的劝说,都是为了她好。她也不会去纠正那些人的说法,让他们站到自己的阵营里,因为人各有志。
顺利处理了十几件案子之后,苏芊芊终于遇见了一件颇为棘手的案子。
那是十一年前的案子了。
那是一桩灭门惨案,燕州李家三十多口人都被人毒杀,凶手是李家长媳,以判死刑并执行。但后来新上任的燕州知州察觉这个案子疑点重重,请求重新调查取证。
但是,他的请求被刑部驳回。
这个新上任的陈知州也是个固执的人,硬是展开调查,结果还真的被他查出来了。后来他写了奏折,托人送到京城,不过也是石沉大海。再后来,这名知州突然暴病身亡。因为他的奏折被保留了下来,且他的死比较离去,所以这个案子转入了提缉院里。但提缉院也没有派人去查过,就这么一直压了下来。
“这案子查不清?”苏芊芊皱着眉头问道。
荻禳道:“查清了。”
“既然查清了,有何难办?”
“这案子涉及了十年前在任上的三品以上大官儿就有十余人,其中当时的刑部尚书张守庆还是现在刑部尚书邹华的老师,与朝中其他大臣都有很好的关系。”
苏芊芊道:“管他是谁,既然涉案了,抓回来就是了。”
“张守庆的关系这么硬,只怕……”
“没什么好怕的,你想想李家三十口人和陈知州的性命,他张守庆包庇元凶,死十次都不足惜。”
“好吧,属下这就去拿人。”说完,荻禳便告辞去了。
金悦院。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头头和一干下属聚集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