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事时,就帮着文萱照料婴儿。
文萱告诉上官梦雅,武王对她很好,什么事都听她的,公婆也都很疼她。
她对上官梦雅当初救她出苦海的帮助感激不尽。
上官梦雅也感慨地说:
“人生的沟沟坎坎很多。陷入绝境时,如果放弃了生命,那么,就再也没有机会翻身了。无论多艰难,都要咬紧牙关熬过去。”
上官梦雅这样讲文萱,以前的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因为被心仪的二皇子悔婚,与继母合谋偷梁换柱,自己就撞柱而亡,葬送了年青的生命……
正说话时,文萱的母亲崔氏抱着崔天赐进来,说他们准备回去,特意来辞行的。
上官梦雅就礼貌地去逗弄崔天赐。
看到这个孩子,她才明白那天筵席上,宾客的夸赞并非是客套,皇太后的喜爱也一定是情不自禁。
这个孩子生得太透灵、俊美了。
上官梦雅以前抚养元熙,那元熙就俊秀漂亮,聪颖可爱,常人难比。
可眼前这个孩子,虽门第相差甚多,然其肌骨中自有玉精神,五官精致如画般,眼神机敏灵动,眉宇间透出尊贵俊雅之气,丝毫不比元熙逊色,甚至气质上,还更多一层大气似的。
早闻天赐的祖父崔仁熹是天坤朝中清贵,书香门风。崔家出此孙儿,加以细心教养,日后必成有为之士。
文萱母女离别,定有很多私房话要说。上官梦雅就找了个借口离开,回官驿去了。
她从院子里走过的时候,下意识地往乌辰瑾住的院子里瞥了一眼。
那里静寂空落,声息全无。
当然,上官梦雅也知道,那里是不可能有声音的。
筵席结束当日,皇太后回来就跟乌辰瑾吵了一通,动静挺大,然后太后就怒气冲冲回国去了。
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
原本这是人家自己的事,偏就有人以探听别人的秘闻为乐,特意跑去听了听,说这天坤太后是为了皇孙一事跟乌辰瑾吵的。
上官梦雅听闻后就付之一笑:太后看到人家都有孙儿了,难免心中着急,拿儿子撒撒气也是有的。
太后怒冲冲回去,以她的行事风格,定然是亲自做主为儿子选后妃去了。
乌辰瑾似乎不为所动。太后离开之后,他依旧留在官驿无所事事,只时不时地来看看上官梦雅,没话找话地搭讪几句。
上官梦雅隐隐觉得,他留在官驿,目标似乎就是自己。
可就在昨日,没有丝毫迹象和先兆,乌辰瑾突然不辞而别,走得非常仓促。
或许是他国内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了?
其实,这次,是上官梦雅误判了。
太后跟乌辰瑾吵架,确实是为皇孙之事。不过,却不是上官梦雅所想象的那样。
那日筵席散后,太后就急匆匆回官驿来找乌辰瑾。见他还未回来,急得团团转,先后派出三拨人去催促他回来。
看到乌辰瑾,太后就一把抓住他,语无伦次:
“去查!去查!他是不是皇孙?!他长得跟你一样!本宫一眼就看出来的!他会不会是咱们的霆儿?!你快派人去查!”
乌辰瑾询问半天,才听明白太后的意思:太后竟然怀疑武王妃文萱的幼弟崔天赐,是她的皇孙乌元霆。
他知道母后想皇孙有些疯魔了,乌辰岸添子又刺激了她,异想天开也情有可原。
因此,乌辰瑾好言安慰,并不照办。
太后于是恼怒,又催促无效,气得七窍生烟,即刻带人怒冲冲回去了。
乌辰瑾也知太后为自己的事着急,疑邻偷斧效应,并不去理会。
昨日,乌辰晟收到南州知府信函禀报,说南州出现两名匪徒,凶悍无比,公然在大街上抢夺。
这匪徒身材高大,武功惊人,官府派兵捉拿,竟被二人打倒一片,无人敢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