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首领缓缓退出书房。
待问心首领身影彻底消失于承运殿偏殿书房。
许奕神情漠然地自太师椅起身,随即不徐不疾地行至紧闭的窗台旁。
伴随着紧闭的窗台渐渐展开。
缕缕清风瞬间穿过窗台,迎面抚来。
许奕腰背笔直地立身于大开的窗台旁。
面无表情地凝视着天边仅剩些许血红的残阳。
而其深邃的目光中则布满了道道冰冷杀机。
不知过了多久。
西方天幕中的最后一抹血红暗然散去。
夜幕于这一刻彻底降临。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立身于浓浓夜幕中的许奕渐渐闭上了酸涩的双眼。
数十息后。
许奕再度睁开双眼,随手闭合了大开的窗台。
随即轻车熟路地行至书桉旁。
不多时,点点星火渐渐照亮了大半个书房。
许奕行至太师椅前安然入座。
随即微闭双眼静待望月楼文会落幕。
......
......
戌时近半。
夜色渐浓之际。
死一般寂静的承运殿偏殿书房外终迎来些许声响。
‘冬冬冬。’
“六爷。”
杨先安身着一件燕王府属官袍立身于紧闭的房门外。
“进。”
紧闭的房门内,许奕缓缓睁开双眼,望向门窗上浮现的人影。
“是。”
得到应允后,杨先安略正衣衫随即轻轻推门而入。
“此番文会如何?”
待杨先安行至近前,许奕开口问道。
“回六爷。”
“此番文会共募得粮食三万两千石。”
杨先安略作定神拱手相答。
‘三万两千石。’
许奕闻言低声喃喃道。
此番文会燕王府出粮万石。
朱家、樊家分别出粮七千石与五千石。
这也就意味着沮阳城内除朱、梵两家外。
其余大大小小的世家大族、豪强乡绅们共出粮万石。
许奕沉吟数息,随即开口吩咐道:“自明日起,王府谢绝一切宾客。”
“府上属官、仆从等,除手持特许令牌者。”
“余者一律不得外出。”
“与此同时。”
“传令辛思玄、屈宝田。”
“待全军大比武结束后。”
“调前五甲即可全副武装入府驻防。”
闻听此言,杨先安瞬间神情一滞。
“六......六爷这是?”
杨先安磕磕绊绊地开口问道。
“无事。”
“只不过是此次的鱼儿有些难缠。”
“需适当让步才是。”
许奕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极其冰冷的笑意。
杨先安闻言似懂非懂地拱手行礼道:“遵令。”
不多时。
诸事皆毕的杨先安拱手告退。
待杨先安身影彻底消失于承运殿偏殿书房后。
许奕眼睑微垂地端坐于太师椅之上足足一刻钟有余。
一刻多钟后。
许奕缓缓起身熄灭了身旁灯盏。
偌大的承运殿偏殿书房自这一刻起,再无丝毫光芒。
彻彻底底地置身于浓浓黑暗之中。
与此同时,沮阳城南。
一辆上绘郡衙标志的马车在数十名衙役的拱卫下。
不徐不疾地行至郡衙正门前。
“老爷,到郡衙了。”
驱车车夫跳下马车行至车厢后方,随即拱手行礼道。
郡衙马车车厢内。
满怀心事的孙道华闻言缓缓睁开双眼。
待凌乱的思绪彻底抚平后。
孙道华方才自车厢而出。
方一走出车厢。
便见数日前那典吏手持一物恭敬地立身于车厢旁。
“郡守,那人又来了。”
见孙道华现身,典吏手持名刺弓着腰快步上前。
“大堂?”
孙道华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自典吏手中接过名刺,随即开口问道。
“啊?”典吏闻言呆愣数息,随即连连点头道:“在大堂、在大堂。”
闻听此言。
孙道华收起名刺,一言不发地大踏步朝着郡衙深处行去。
片刻后。
郡衙大堂前。
孙道华方一登上月台,便见那王平不慌不忙地朝着自己行来。
“孙郡守。”
王平行至近前,轻笑着拱手行礼道。
“书房再叙。”
孙道华脚步一顿,微微拱手还礼,随即再度大踏步地朝着郡衙大堂行去。
见此。
王平嘴角笑意瞬间浓郁些许。
不多时。
郡衙大堂偏堂书房内。
孙道华、王平二人时隔多日再度相对而坐。
“二月十五日燕王大营全军大比武结束后。”
“燕王殿下曾寻过老夫与庞郡守。”
“那日于燕王府密谈中。”
“燕王殿下曾向老夫与庞郡守索要了两封任命书。”
“任命正德二十一年举人出身的王文廉分别为上谷郡赈灾总指挥使以及渔阳郡赈灾总指挥使。”
孙道华斟茶两盏,不徐不疾地开口说道。
“哦?”
“如此看来燕王殿下又欲行以工代赈之举?”
“可燕地大大小小的河道不久前方全部疏通过。”
“又有何地可使其以工代赈?”
王平接过孙道华递来的茶盏,眉头微皱道。
“女祁城。”
孙道华沉声回答道。
“什么?!”
“他要重建女祁城?!”
一向镇定自若的王平闻听此言亦是不由得大为震惊。
“正是女祁城。”
“老夫曾听燕王殿下提及过寥寥数言。”
“燕王殿下言那女祁城历经五十余年风风雨雨后。”
“现如今的女祁城内密布各式各样的草药。”
“其内河流里更是布满了体积硕大的鱼虾等物。”
“至于野猪、野狗、野兔等物则更是数不胜数。”
“最为关键的则是那女祁城旧地,极其适合放养马群。”
孙道华微微点头,随即沉声回答道。
闻听此言,王平面色瞬起数次变化。
于其而言。
孙道华能将如此机密之事告之。
便已然意味着孙道华已然答应了先前之事。
与其正式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之上。
若是旁时。
王平定然面上不显,心中却早已心花怒放。
可此时此刻。
王平内心深处非但未有丝毫喜意。
反而满是沉重之感。
若那女祁城旧地仅仅只是资源丰富也便罢了。
量其自然资源再如何丰富,也很难挡得住百余万饥肠辘辘之人的啃食。
可偏偏那女祁城旧地自然资源丰富的同时。
又极其适合作为养马地放养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