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没有办法,国内的铝土矿的特征,注定了无法抹去这样的缺陷。
国内的研究人员,也一直在致力于氧化铝联合法节能降耗的研究,只是进展缓慢。
“确实是的。”王笔陷入沉思。
熊元正摸不清王笔的态度,“这种方法,确实是最适合咱们这边铝土矿的技术工艺,技术也是非常成熟的。氧化铝产量的提高,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完全能够承受能耗增加所带来的额外成本。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他是有些担心王笔会否定他们的改造方案。
说实在的,他们已经是因地制宜,拿出了比较可靠和适合的方案了。
如果对方是为了挑毛病,借机压缩设计费用,那就不好搞了。
“我不是反对联合法的改造方案。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确实没有别的更好地办法。”
王笔不是否定对方的改造方案。
他要考虑的,是为厂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归根结底,是为了将来氧化铝生产中,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你的意见是,按照这个方案,进行设备制造、安装?”熊元正询问道。
“还得改改。”
王笔说。
“改?”
熊元正顿时头大不已。
他知道王笔是懂技术的,但每个行业都有隔阂,外行指导内行,胡乱瞎指挥,那不是帮忙,而是添乱。
他最害怕的就是这种事情。
改来改去,最后面目全非,耽误时间不说,最后搞砸了,老板还怪他们技艺不精。
“怎么改?”他沉声道。
“我这里看到,你们在选择铝酸钠溶液合流技术中,采用的是烧结法种分母液和拜耳法种分母液合流。获取种分母液,几乎已经是两种系统的最后一道程序。也就是说,拜耳法系统和烧结法系统,几乎全部都是分开独立运行。两个系统几乎没有关联,这就造成了程序复杂,生产消耗大,而且投资很高!”
王笔一眼就看出了这套改造设计方案中更大的弊端。
“我们也是从你们厂的实际出发,这样的改造,几乎不会动现有的设备,只需要重新建设一套烧结法系统,最后并入拜耳法系统就行了。”
熊元正当然明白自己的设计方案的各种优缺点。
在这方面,他是权威的,是专业的。
“如果是重新建设一个氧化铝厂,重头设计一套技术工艺,我们不会选择这样的合流技术。”
“合流技术的选择,关乎着联合法生产工序的长短,也关乎生产成本的高低。”
王笔在这方面,也是专业的,甚至有更超前的技术意识。
“除了现在选择的方法,我们也可以选择烧结法熟料溶出的粗液,经过脱硅、脱渣以及叶滤之后得到的烧结***,直接跟拜耳法***合流。这样一来,后续混合***的晶种分解、氢氧化铝分离和洗涤工序,就合并在了一起。”
熊元正当场给出了另外一套方案,“这是咱们国内联合法运用最早的合流技术。”
“你说的没错。”
“相比之下,这种合流技术,比种分母液合流,工序少了几步,在能耗方面要低一些,。但总的来说,能耗还是高的,对生产成本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李乐勇说明利弊,“另外,采用***合流技术,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成本也不低。”
“这两种方法,我觉得都不合适,都没办法节省成本。”
王笔考虑的角度,肯定是跟熊元正不一样。
“这就是联合法现有最可靠的两种技术了。”熊元正说。
“咱们新庄氧化铝厂,现在是个小厂,但将来一定会逐渐扩大,变成年产氧化铝几十万吨,甚至上百万吨的大厂!”
王笔看起来野心勃勃,“太高的生产成本,不利于茁壮成长。”
“说实在的,不只是我们,全国范围,都在发愁氧化铝联合法的高能耗。想要大幅降能耗,降低成本,需要新的技术突破,这谈何容易啊!”
李乐勇觉得自己实在没辙。
如果对方非逼着自己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那只能摊牌,躺平。
要不行,就另请高明。
可奉天镁铝设计研究院在国内已经是氧化铝工艺设计的执牛耳者,还能去请什么高明?
“我手里有一个新技术,新工艺。”
王笔缓缓道:“现在厂子小,正所谓船小好调头。咱们正好可以用这个小厂,试验一下新技术。万一能够大幅降低能耗,将来扩大产能的时候,必将带来巨大的效益!”
“你有新的合流技术?”熊元正瞠目结舌。
他显然是不太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