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祯的剑道是霸道又锋锐的,然而这强横霸道的力量,运用起来却是这样的细微,凝固后分解,完满的保持雪的原状,这是力量运用,妙乎于心的意境。
而刀道自然,与妙乎于心,当然是相通的。
萧琰看着眼前飘舞的雪,体会着方才那妙乎一心的感觉。
李毓祯静静的等着她。
萧琰的眸中亮光耀起,刀静静的斩出。
这一次没有刀光,一缕刀气斩雪而过。
那片雪依然飘飘洒洒,没有任何变化。
十步外的雪地上,却现出一道细痕。
雪依然完整,没有被刀气斩裂,因为刀落于雪,斩意却在雪外。
这是妙乎于心的刀意。
萧琰对刀道自然的领悟又进了一层。
她一步踏出,落在李毓祯面前,颔首说道:“多谢。”
李毓祯笑语温柔,“你我之间,还需要说谢?”
她说“你我之间”时,声音里像绕了丝线,缠绵又缱绻,情意直白,表露无遗。
萧琰只觉温柔如刀,敛了下眉,说道:“朋友之间,也是要说谢的。”
将“你我”定位在“朋友之间”。
李毓祯声音轻缓而柔和,“你我,不仅是朋友,还是同道,同伴。”
萧琰对这话无从反驳,从武道来讲,她们的确是同道,从目前局势来讲,她们共同对敌,的确是同伴。
萧琰也不是想反驳这句话,而是知道李毓祯在用心计,像蚕茧吐丝一样,用一层层的亲密关系将她裹织在名为情的茧中,让她最终无法挣脱。
李毓祯声音越发温柔,“你还是我心悦之人。”
萧琰:“……”
她知道,李毓祯会说这句话。
步步逼进。
层层结。
她的心机和她的剑道一样深,而当这心机用于情场,比她的剑,更加难以招架。
萧琰暗吸口气,说道:“你是回光天殿?我送你。”直接转移了话题,再说下去,她说不过李毓祯,只会被她织织得更紧。
李毓祯眉梢染笑,也不逼她为甚,说道:“好。”
让萧悦之主动说出“我送你”,又进一步了。
后面的,再慢慢来……
……
两人并肩在雪中慢行。
到了光天殿,夜色虽深,时辰却不晚,刚过戌时一刻,李毓祯道:“时辰尚早,去书房手谈一局?”
萧琰忖着有事与李毓祯说,便应了。
两人脱靴入了书房,对坐棋几,萧琰执黑先行。
李毓祯的棋风如她的剑道,锋锐犀利,萧琰的棋路如水,柔中蕴刚,见隙入。
两人一边落子,一边说话,萧琰问道:“刺杀之事可查明了?需要动手么?”
刺杀之事必定□□重重,涉及之人必定身份敏感、举足轻重,但萧琰问得直白,没有委婉和顾忌。若是能说的,李毓祯必会告诉她,若是不能说的,李毓祯也会略去,萧琰不需要也不会对李毓祯采用委婉刺探的方式,这显露出她对李毓祯的态度,坦诚、信任。
李毓祯唇角微弯,薄凉的眸子在灯下十分柔和,说道:“行事的人是龙虎山天师道和茅山上清派,幕后主使,是书院……的一派。”她说得意味深长。
萧琰目光一凝。
天师道和上清派都属于道门,阻挠李毓祯苏醒是这二宗的意思,还是和三清宫也有牵扯?
至于书院内部有反对太上皇和圣人的势力,萧琰是知道的,只是不知,这一派的领头者即郑王、肃王,还是说,他们的背后,还有更高的人物。
她直接问道:“三清宫也有牵扯?”
……
——本章未完,先更,明日再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