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了清嗓子,许州拿起话筒开口道:
“如果不出意外,《最后生还者》将于11月15日和大家见面。”
11月15日?
众人皆是一怔,前面的各家厂商的大作貌似都是在11月发售吧。
这不应该暂避锋芒,另选发售时间才是正确的做法吗?
这可是大作扎堆的11月!这个发售日期是自不量力,还是自信能证道封神?
不少人嗤之以鼻,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许州勇气可嘉。
没有在意台下众人的表情,许州接着道:
“我想大家都很关心游戏的定价,为了有更多玩家能体验到我们的游戏。”
“所以游戏的最终发售价为——”说到这,许州停顿了片刻,神秘一笑,“50元!”
许州声音在现场翻译下,准确无误的传递到每个人耳中。
不仅如此,翻译还贴心的给玩家们进行了汇率换算。
搞明白这个售价后,现场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惊呼声。
台下的各家游戏厂商们则是瞠目结舌,不断询问着是不是翻译错误了,在得到确切的回复后,看向许州的眼神满是震惊与茫然。
50元!
这在从来没有低于200元单价的vr游戏中,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
可以说和白送没区别了!
疯了,简直是疯了!
他们很想问许州一句——
大哥,你们不用赚钱的吗?
观看直播的弹幕也是一片震撼——
“许州是不是少说了一个0?”
“真50块钱的VR游戏啊?卧槽!”
“什么也别说了,我买还不行吗!”
“从最低200到50块,真尼玛卷啊!”
“沃德发!真不赚钱了呗?”
“……”
要知道,不同于PC与移动端有多个渠道,VR游戏只有一个由各国共同成立的官方渠道,直接面向全球玩家,游戏舱的种类固然繁多,但他们都不具备独立的游戏平台。
打个比方——不同型号的手机,但却通用一个应用商店。
这样的好处就在于整个平台玩家存量巨大,容易造就销量神话。
但坏处也很明显,即小厂商很难出头,大部分资源都被头部厂商们牢牢把控着。
且为了适配各种不同型号的游戏舱,优化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
以上种种原因,便使得开发一款VR游戏的成本大概在3个小目标左右。
而定价50元,想收回成本,需要卖出至少600万套左右。
这还没算后续的运营成本和宣发,这才是游戏开发的大头!
这可不是PC和移动端啊!
玩家们在欢呼,厂商们还在震惊中。
现场到充斥着“Oh my God”一类的惊呼,一片混乱。
主持人拿起话筒不断喊着“请安静”,又连续喊了几遍,现场才勉强安静了少许,但仍旧有不少讨论声响起。
见场面得到了控制,许州松了一下衣领,再次开口震惊了所有人:
“刚刚忘记说了,游戏支持14天无条件退款。”
说罢,许州将话筒还给呆若木鸡的主持人,飘然走下台去。
场馆中先是短暂的寂静,而后剧烈的欢呼声直冲云霄!
听着身后传来的动静,许州微微一笑。
三句话,让我成为E3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