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微微颔首,笑道:“徐卿刚起复,只得屈才去兵部当一介侍郎,等徐卿造出利器,朕定然不吝赏赐,到时再为徐卿寻一高位!”
“谢陛下!”
徐光启连忙谢恩。
“火器之事,是朝廷要务,朕鼎力支持,徐卿大可放手去做。”
朱常洛神色略微有些郑重起来,看着徐光启,说道:“朕知道,朝中局势复杂,你去了兵部,容易被其他事情牵扯了精力,朕已经让神机营建了火器局,你便到火器局去,安心铸造火器吧。”
思虑了一下,他接着说道:“徐卿要是还有问题,也可现在跟朕商议一下。”
徐光启暗自思索了片刻,说道:“陛下,若是想要大量锻造火器,需要不少匠人,兵部武库司的匠人定然不够。”
朱常洛点了点头,扭头看着王安,说道:“拟旨,着工部全力配合徐卿,准备好工匠。”
“奴婢遵旨!”
王安连忙应了一声。
朱常洛接着朝徐光启说到:“徐卿要是遇到什么问题,随时可以进宫见朕。”
“谢陛下荣恩!”
徐光启得皇帝如此恩宠,他欣喜若狂,出宫的路上,脸上一直洋溢着笑意,整个人看着容光焕发,精气十足,完全不像是一個年近六十的老头。
······
舟山岛,李家。
李家本是宁波府一渔户,因为朝廷海禁,加上倭寇不时袭扰,出海难有收获,生活极为贫苦,后来隆庆开关之后,跟随一商贾出海,见识了南洋的风貌,后来积累了一些钱财之后,便开始拉人建了商队,出海经商,一度成为了宁波府的巨商。
只是好景不长,因为倭寇再起,朝廷再次加强了海禁,出海经商的道路被断绝。李家一时间陷入了危机之中,当时李家的当家人便决议冒险出海,做起了走私的生意。
如今经过多年发展,也成了沿海极为强大的几个海商势力之一。
“大哥!”
李三旸回到家中,便见着李弘本脸色凝重的坐在大厅之中。
“大哥,发生什么事情了?”
李弘本抬头看了他一眼,随即将手中的信纸递了过去。
李三旸脸上带着疑惑,接过信纸,打量了起来。
接着他脸上露出一抹惊愕之色,惊呼到:“大人让我们将商船藏好,这段时间停止出海?”
李弘本点了点头,脸色凝重。
“大哥,这可要损失不少银子!”
李三旸脸色阴沉,他很清楚出海一趟有多大的收益,要是停下来一段时间,不说每天损失海量的银子,他们原本的生意也会被其他海商抢过去,这对于他们李家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