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哲晓赶忙拱手行礼,说道:“请爵爷吩咐。”
秦川说道:“我希望能够让突厥斥候观察到唐军的动向,但是又不能让他们靠得太近,不知这一点你能否做到?”
“嗯,这个,”朱哲晓有些诧异,不过他也没有多问,说道:“请爵爷放心,小人能够做到,而且不会让突厥斥候察觉到唐军是刻意而为。”
秦川看到朱哲晓能够领会自己的意思,同时没有刨根问底,对他的机敏和分寸感十分满意。
于是说道:“朱哲晓,你很不错。这件事情我就交给你了。”
朱哲晓郑重地向秦川行了军礼,说道:“秦爵爷,请放心。小人保证完成任务。”
接下来秦川留朱哲晓吃了晚饭,交代他连夜返回唐军的前军大营,把自己的意图给程处默,让程处默通知唐军的斥候队,由朱哲晓负责秦川托付的斥候的行动。
朱哲晓返回前军大营之后,此时正值深夜,他回到自己的帐篷休息,等到天明后,就找到了程处默,将秦川的吩咐告诉他。
程处默马上就带着朱哲晓去见了姚队正,姚队正十分配合,马上就召集五十名精干的斥候,由朱哲晓统一指挥。
朱哲晓给这五十名斥候交代了任务,将他们分成十个小队,自己带领其中的一个小队。这些斥候分别部署在唐军的前军大营和留守大营。
斥候的主要任务是刺探情报,因此行动尽可能隐秘,人数也尽可能少,通常为五人、三人一小组,有些时候会单独行动。
这一次突厥斥候却以十二人为一小队,这是因为唐军斥候对他们防范极严,经常会组织五人或者十人小队来围捕突厥斥候。突厥斥候们吃了大亏,也因此相应增加了每一个斥候小队的人数,这样做,安全姓增加了一些,但是由于人数相对较多,也比以前容易暴露。突厥斥候们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也耍了小小的花招。
唐军斥候小队的第二队,部署在唐军前军大营的西南方向。这里是一片丘陵地带,山上的土质层很薄,基本上没有高大的乔木,仅仅生长着相对低矮的荆条、酸枣树等灌木,视野相对开阔。
第二斥候小队藏在一处缓坡上,这里视野开阔,也便于骑兵出击。为了避免暴露目标,斥候们全体下马,将马匹隐藏在灌木丛的后面,他们也纷纷在灌木丛或者岩石的后面躲藏了起来,监视前方宽阔的山谷。
为了能够让唐军斥候们保持充分的体力,斥候们轮流值班,两人为一组,每一个时辰轮换一次。
午夜时分,一名唐军斥候看到换班的时间快到了,就站了起来,弯着腰,准备回去叫醒其他的队员来换班。
他习惯姓地又朝着前方望了一眼,突然发现远处似乎有黑影在晃动。他赶忙又躲到岩石后面,揉了揉眼睛,仔细地向前方观望。
然而在清冷的月光下,他却什么也没有看到。他觉得自己或许是眼花了,不过出于职责,他还是继续观察下去,然而一切还是那般平静。
此时他确定刚才是自己看错了,于是再次起身,准备去叫人来换班。就在这时,他发现前方山谷的深处出现了几个小黑点。这一次他看清楚了,是有人在活动。
他正要提醒自己的同伴,却见同伴从不远处对他做了个手势,表明他发现了可疑的情况,让同伴前去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