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春讲的只是军部的大框架,这些并不是朱元璋想听的。
“你讲些实用的,这些不用你操心,咱想听什么你应该清楚。不过军部这个名字不错,简单明了,一听就知道是干什么的,可以采纳。”
蓝春哪能不知道朱元璋想听什么,但是他自己都是门外汉,只能硬着头皮上。
“父皇,你无非就是觉得兵权不握在手里不放心,这个简单啊。军部只有统兵权,没有调兵权,调兵需要当地官员上报兵部,然后再由兵部请示您过后才可调兵。”
“太平年间其实用不上兵马,所以要对军队加以限制,没有命令不得出军营,外人也不得擅闯军营。”
“不过为了您不被琐事缠身,当地布政使拥有调动一千人马的权限,用于剿匪等方面的事宜,超过一千人必须经过你批准才行。”
“还有,军部只负责士兵们平时训练和演练,如果大明军队的战斗力没有让你满意的话你就骂徐叔他们。”
“而兵部负责将士们的后勤补给和兵器,同时也有监督军部之权,一旦发现有人私自出军营或者调动军队,可以直接上报给你。”
“这些规则三军通用,要想军队随时保持战力就要把军营交给武将管理,我说句父皇您不乐意听的话,只要皇帝掌握着京军和御林军,一般人想造反都难打进来。”
“况且统兵权又不是一直给某个人,可以换着来,让武将统兵是为了让士兵一直保持战力,让文人管军队?那不是搞笑呢嘛。”
“只要朝廷拿捏着粮草供给,那些武将就算想要造反都没人跟着他干,毕竟没饭吃谁给你卖命啊,跟着朝廷才有饭吃。”
“我能讲的就只有这么多了,父皇你觉得有用就用,没用就算了,反正我认为无论什么时候武将都是必不可缺的存在,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战争就会来临。”
虽然蓝春讲的都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规则,但是徐达三人并不排斥,只因蓝春为武将说话,替武将谋了个出路。
他们三个懂得朱元璋自然懂,而且他还非常认同蓝春讲的一句话,那就是要让士兵们知道跟着朝廷才有饭吃,历史上谋反之人哪个不是偷偷打造兵器,囤积粮草。
参加过起义军的人都懂,大部分人参军就是为了吃口饱饭,所以大部分士兵都是自私的,如果朝廷能让他们吃饱就跟着朝廷干,可是如果有一天朝廷让他们吃不饱,那他们也会跟着别人干,所以节制天下兵马的最关键点就在于粮草供给和军饷。
蓝春讲的这些话糙但是理不糙,就算放在后世也是一样的道理,当兵的吃不饱饭,全凭一腔热血去卖命吗,这也是为什么其他都能缩减,军费不能缩减的原因之一。
大明最后就是因为朝廷给不出军饷,各地卫所到处都在哗变,根本没有能力组织人去抵挡外敌入侵和平叛,就算有人会听朝廷调令,但是军心和士气根本没有,打不了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