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师的第二批毛豆已收割,油厂在原先的基础上扩大了两倍。
在即墨的炸鸡店连着开了6家,乐正4家,加上自己本国10家炸鸡店,以及供应超市的量,毛豆快要供应不上。一下子,种毛豆成了炙手可热的项目。褚师百姓房前屋后能种毛豆的地方,统统种上毛豆。
乐正的铁矿区三天时间招了200人。褚师承泽送来豆种。自家是真没地种了,想着外公家的一亩三分地。结果外公家的一亩三分地都种了葡萄,只能错季种。
即墨人口量肉眼可见地在增加,就国内的那些耕地,就算杂交水稻单株产量再高,耕地总量还是有限。
“多少?”褚师承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王,核实过了,确实是1万担。”户部尚书说。
“即墨的人口数量增加地如此之快?!”
“每天都有乌压压一片的人往即墨赶。听说那边的平安郡街道上人挤人,每天像庙会一样。吃食摊子摆得我们这到城门这么远。路不拾遗,百姓晚上门户大开都没有鸡鸣狗盗之事发生,人人有活干,有钱赚,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家,小的进义务学堂免费读书,老的没劳动力的,2文钱就能吃蒸米饭,一素,一肉汤。”
“那岂不是人间乐土?!”礼部尚书感慨道。
“即墨藏富于民,我们褚师是国家强大。光超市一项收入,就能让全国百姓过上同即墨一样的生活。他们只要有劳动力的它国人都照单全收,我们是人才才能入褚师,毫无可比性。”丞相说。
“还是丞相分析得是,这先天不足的,任它有八条腿追,都追不上我们。”
“你们可别忘了,摄政王在即墨!”太傅说。
所有人心中都“咯噔”一下。
褚师承泽没想过即墨这个诱饵能被夏久安养得如此肥硕,这反倒让原先瞧不上它的东岭,南斐,开始有些忌惮于它。
他想让褚师既是农业大国,又是工业大国。
“人心不足蛇吞象,水泥厂搬去褚师。逗!中间得加道石灰岩的运送成本,他没想过?”
“大王信上也考虑到这点,说可以适当提高水泥的价格。”狄鹿小心翼翼地说着,他见夏久安的脸色不太好。
“摄政王,这是大王的第12道诏令了,真不回去?”
“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你们先回去,我还要多留时日。告诉褚师承泽,水泥是每个百姓都用得起的水泥,而不是只有富人才用得起,工厂不会搬。他有那个闲工夫就学着即墨做做基础建设,利国利民。”
“摄政王,要不你先回去见见大王,大王他听你的。你这些天不在,他许是惦念摄政王。毕竟大王是你一手培植出来的。他将你视为师父和亲人看待。这一个月以来即墨的发展,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大王可能觉得你身为褚师的摄政王,没将褚师的利益考虑在先,心中不免气恼。”狄鹿好言相劝。
“就他那龟毛小气劲是不会理解我,回去了与他也是鸡同鸭讲。你原话转诉即可,勿要帮我润色。
“她说孤龟毛小气?!”褚师承泽听了狄鹿的转诉脸色大变。
狄鹿见褚师承泽即将暴怒的模样,支支吾吾道,“摄政王情急之下说的,不作数,不作数。大王莫要往心里去。”
祈合殿里所有人都以为褚师承泽会大发雷霆。都静默地等待这场暴风雨。
“使团长途跋涉助即墨有功,又拿了武器订单,给国库增加了笔不小的收入。辛苦了!择日开个庆功宴。都退下吧,朕有些乏了。”
随着官员和迟瑞退出祈合殿,殿中同外头一样,万籁俱寂。褚师承泽席地而坐,店内烛火攒动,他呆望着外头由月亮洒进来的月光,“要渐行渐远了吗?”他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