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刘健搪塞,刘瑾便阴恻恻的说道:
“刘阁老,此票不过,六部兼着各有司衙门,一家十票不过,若阁老拖的起,那就拖着吧……”
如李荣所说,他挑拣出的八虎,就是陪着正德小皇帝玩耍的,论不务正业、论玩弄朝臣的手段,刘瑾这边可不次。
刘健敢给他添堵,他便敢给内阁、六部以及京师之中的所有衙门添堵。
“刘公公,治国不是置气,许多事都要有理可循,陛下大招各地工匠不妥,因此内阁不予票拟!”
“花你家钱了?
你不予票拟,咱家便不予用印,如刘阁老所言,许多事都有道理可言,各部院有司所请也有不妥之处,司礼监不予用印……”
文华殿中,内阁首辅刘健跟司礼监掌印刘瑾顶了牛,李东阳倒是乐见其成,如今朝野倒李之音汹汹,刘大夏一案经有司查问之后,已经扒到成化年间了。
刘大夏有欺君罔上的惯例,这还只是面上的问题,毁坏郑和海图、张辅平定安南文书,正经说来也是大罪。
不说刘大夏隐瞒宣府军报之罪孽,仅是成化年间刘大夏所为,至今为大明众官津津乐道之君子做派,放在大明律中,也是正经的死罪不赦。
大明令中规定,隐匿、私藏卷宗,死罪!
往昔刘大夏身为兵部主事,毁坏私藏郑和海图、平定安南文书,首论失职、渎职、擅权、欺君。
当君子做派对上大明律例,真要较真的时候,所谓君子也不过阶下囚而已。
李东阳想看乱局,谢迁跟刘健却是一条心的。
“晦公,还是允了吧!正值变乱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变乱之秋?谢学士的变乱二字,要从何说起?可是在诽谤君上?”
刘瑾的目的跟李东阳相仿,分化朝野,推行弘治新政,便是幕僚们给他出的主意。
只要逮着机会,他可不管是三阁臣还是六部堂,追着打就准没错儿。
被刘瑾硬怼,谢迁不由的再次心生退意,但想到吏部天官马负图所说,新君颇有明君气象,李西涯、刘东山、韩质庵等人居心叵测之语,他也只能忍下了,对于刘瑾的质问不予答复。
“刘公公,老夫允了便是,何至于胡乱攀咬?”
对上疯狗一般的刘瑾,刘健也真是没招,耍无赖本是朝臣对付皇帝的手法,如今被太监反着用,难不难受也就只有阁臣们自己清楚了。
跟皇帝置气、耍无赖出了问题,家天下的大明,责任自然是皇帝的,跟太监耍无赖出了问题可就是臣工们自家的了。
“胡乱攀咬?
说的咱家跟野狗一样,刘阁老,民间有话,打铁还需自身硬。
他刘大夏一个兵部尚书,还腆着脸称呼自家为弘治三君子,你们阁臣眼中的君子,难道都是无父、无君、无国、无民的吗?”
大明朝中,皇帝朱厚照在西山挖煤,三阁臣在跟太监置气,朝中的衮衮诸公则是针对刘大夏等人空出的位置,展开了一系列党争。
倒李、倒马、倒首辅刘健,嘴上说着皇帝不务正业的臣工们,一样也在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