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彭普贵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的火光,心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象耳镇终究难以抵挡明军的猛烈攻势。在夜色的掩护下,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瞒着飞天张,带着蟇?山的千余人,悄然南逃至鸿化山。
丁玉得知蟇?山的义军逃跑,立即下令追击,歼灭了一小股敌人。随着天明的到来,丁玉再次下令总攻象耳镇。明军如同潮水般涌上城墙,彭普贵的逃走,蟇?山的丢失,使得飞天张如同失去了一只臂膀。面对着寡不敌众的局面,象耳镇的城门终于被攻破。
飞天张拔刀督战,面对着如飞蝗般的箭矢,他面不改色,坚定地站在城墙上。一箭射中了他的面颊,他的身体也被重创,但他的眼神依旧坚定。他回头看着身边的战士,声音坚定而有力:“宁为光明战死,不为苟活逃生!”
在飞天张的带领下,义军抱定了与城共存亡的决心,与明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明军如同潮水般涌上来,将飞天张逼至一角。飞天张执矛刺杀明军数人,但明军仍然如同蜂群般不断涌来。
飞天张见大势已去,他高喊着:“先皇明玉珍,臣飞天张追随你来了!”随即拔出佩剑,自刎而死。他的英勇,成为了战场上的一道永恒的光芒。
明军斩杀了义军上千人,俘虏了千余人。快活山的义军孤立无援,最终选择了投降。
铁头张自从韩娥和马复宗上山劝降之后,虽然心中有所触动,但战事的胜负未明,他决定继续观望。然而,随着吴仲富和彭普贵相继逃至山上,铁头张终于意识到战事已不可逆转。他决定献寨投诚,并带着一名心腹小校下山与韩娥会面,商讨投诚的条件。
铁头张回到山上,暗中准备逮捕彭普贵和吴仲富。他派心腹去给飞天张送信,但心腹在半路上得知象耳镇和郿县城陷落的消息,急忙返回报告。得知飞天张阵亡,铁头张心中充满了悲伤,随即将愤怒转向彭普贵和吴仲富。他以请安为名,亲自逮捕了彭普贵;又以议事为由,逮捕了吴仲富。铁头张随即派人下山通知韩娥。
韩娥得知情况后,立即派马复宗到郿县城向丁玉报告。丁玉随即下令指挥普亮率部接受飞天张的投诚。
七月二十二日,指挥普亮率部赶到鸿化山,遣散了白莲教徒,押送彭普贵、吴仲富二人进京,听候朝廷的处理。铁头张则自回峨眉山继续修炼,最终老死于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