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该商议诸多军国大事的朝堂,此刻谈论的竟然清一色全是针对萧家的言论。
任谁都能一眼看穿,这背后分明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但萧家多年来广施恩泽,那些受过萧家恩惠的臣子们岂会袖手旁观?一时间,文臣武将纷纷挺身而出。
武将们身披甲胄,威风凛凛,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声如洪钟,“皇上,萧将军更是我等楷模,冲锋陷阵从无二话。
如此忠良之后,怎会如那小人所言不堪重任?臣等愿以性命担保!”
文臣们也不甘示弱,言辞儒雅却掷地有声,“萧家为我大清社稷呕心沥血,政绩斐然,若仅凭这莫须有的罪名就遭打压,恐寒了天下忠臣之心!”
那李恪敏见状,脸色一阵白一阵红。
他本以为能轻易挑起事端,借众人之力扳倒萧家,却没料到满朝文武竟有半数之多坚定支持萧家,更有不少人持中立态度,冷眼旁观这场闹剧。
他额头上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在众目睽睽之下,实在是辩不过,只得灰溜溜地退下。
乾隆坐在高位,眼神冷峻地扫视着朝堂。
他的态度即便不用刻意试探,众人也都心知肚明,皇上必然是向着萧家的。
毕竟,萧家多年来的忠心与功绩,他都看在眼里。
可若真有确凿实证,按律行事,乾隆身为一国之君,也不得不秉公办理。
然而,这帮乱党分子实在狡猾,明知大哥弄丢令牌一事,却不敢明言,只因一旦捅破这层窗户纸,就等于自曝身份,承认与乱党有所勾结。
乾隆心中怒火中烧,他怎么也不曾料到,在这堂堂朝堂之上,竟还有人与乱党暗中勾结,妄图扰乱朝纲。
他眸中的寒意仿若实质化的冰霜,丝丝缕缕地散发出来,让周围的空气都似乎冷了几分。
眼见今日这场朝会已然陷入僵局,根本讨论不出什么实质性的结论。
乾隆强压心头怒火,语气平静得让人听不出波澜,缓缓吐出两个字,“退朝。”
回到养心殿内,乾隆紧绷的神经终于再也支撑不住,怒气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他猛地一拍桌案,大声喊道:“赤隼,立刻去查今日在朝堂之上弹劾大哥的那个御史李恪敏,他一定有问题!”
赤隼跪地领命,“奴才遵旨!”
言罢,起身匆匆离去,身影迅速消失在殿门之外。
乾隆疲惫地跌坐在龙椅上,只觉头疼欲裂,平日里,哪怕政务堆积如山,处理起来千难万难。
只要看见云儿那温婉的笑容,听见她轻柔的话语,他便能瞬间疲惫尽消,仿若所有的烦恼都能烟消云散。
可现如今,云儿身中剧毒,危在旦夕,生死未卜,他的心好似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乱成了一团麻。
在这内忧外患的双重煎熬下,乾隆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他望着殿外阴沉的天空,暗暗祈祷上苍能眷顾萧家,眷顾云儿,让这一切的阴霾尽快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