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扫了眼大帐,然后道:“至于上党驻军,吾另有安排...”
此番大胜,有匈奴三百年底蕴为支撑,李信再一次扩编军队。
并常设朔方和匈奴扈从,两大兵团,及南郡、云中、上党、雁门四大军团。
四大军团,河套一地便占一半,还有新组建的扈从军,与郭藴兵团没算在内。
而大本营并州,只不过常驻两个军团而已,足见李信对河套这块根基地的看重。
军团与兵团人数,各不相同,比如臧霸和徐晃,只给了三万战兵,和九万副兵的编制。
而郭藴的朔方自建兵团,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三十六万人。
这般多的兵力,都是拱卫河套,镇守匈奴的主要力量,
李信重视河套,是有缘由的,比如夏军治下的,另一个地盘并州。
自他入主并以来,几乎是沿袭了汉庭的原有制度,没有对其做出任何改变。
相反,为了拉拢安抚,并州各地的世家大族,夏军也没少付出精力,但仍然不能让这些人真心归附。
这种情况下,夏军对于并州的掌控力,有几何?
若战事爆发,夏军又能调动,发挥其中几成力量?
亦如此刻之大汉,若朝廷真能完全调动十三州之力,莫说黄巾,便是北部的鲜卑霸主,也要俯首。
反之,若和连这名大单于,能统合鲜卑各部族人力物力,南下中原,入主神州,亦未尝不可。
真正的统治,不是说挂个名,就能调动治下人力物力的...
统治基础的牢固与否,关键在于,统治者能在治理的地方上,调动多少资源,调动多少人力物力...
相较于并州这个干儿子,河套这个刚收服的亲儿子,则不一样。
在经过逢纪的一番祸祸之后,匈奴原有的头人贵族制度,完全崩溃。
夏军更是尽收河套牛羊,牲畜奴隶,等各种财力物力。
郭图上任之后,又查缺补漏,行河套新法,释放生产资料,恢复地方生产,安抚各地民心。
河套五部新设地区,上到郡府级长官,下到卫所乡级基层,皆是夏军心腹嫡系,其中掌控力几乎甩了并州几百里。
既然河套新法如此显着,那夏军为何,不在并州也复制一遍呢,反而放任自流任各地世家主政。
这其中复杂难言,不提李屠夫入主并州时,与各地的约法承诺,单是中原天下这个范畴概念,就让人不敢轻举妄动!
并州不似河套这些域外之地,它是大汉十三州之一,属于中原天下,属于天朝法统范畴内的地域。
若李信敢在并州,行变法改革之莽政,则牵一发而动全身。
甚至不必等到大汉与黄巾分出胜负,各地世家也会出钱出力,派大军前来剿贼。
这就是河套匈奴,与并州汉民的区别,不同的观念与待遇。
前者乃是外域,李信胡作非为,朝廷百官,以及世家喉舌,最多就是舆论上谴责一番而已。
而后者,则是大汉疆土,是中原的势力范畴,世家豪族联姻串联,关系网交织复杂,阻力重重...
夏军在河套行事,改革乃至变法,其中的阻力只有匈奴,也只来自匈奴,自然没那么多顾虑,是怎么有利怎么来。
且有了河套这个亲儿做后盾,不要两年,李信便能扎根北方,稳固根基...
若发生战事,夏军从河套所调动的力量,几乎能碾压并州地区。
这也是李信,日后与黄巾或大汉,争雄的根基所在。
到时候就算黄巾胜出,亦或者朝廷责难,他也能从容应对!
所以各部文武才会说,若尽得河套之力,则根基成,大业可期...
......
当夏军在河套各地忙碌时,美稷大营却迎来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人物!
李信一身戎装,斜躺在单于王座上:“吾大军攻灭于夫罗,占据河套,汝何还敢来投?”
他俯视着下方,面色恭谨的匈奴青年,心中思虑,一时有些踌躇。
按理说人才来投,李信本应欣喜接纳,却为何犹豫不定,这里面自有原因。
下方青年不是别人,正是从洛阳归来,兵败洛水的匈奴左贤王刘豹。
只是不知道,他为何跑到美稷,甚至口口声声的要投奔夏军效力...
刘豹此人多有敏锐,明理识务,面对李信不咸不淡的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