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八四年,十二月末。
大汉内乱不休,黄巾日渐猖獗!
朝廷有感局势动荡,遂召长城沿线边军入关平叛。
同时昭告天下,灭黄巾有功者,封侯拜将,先破广宗,斩张角首级者为王。
诏令一出,四海为之沸腾,西凉董卓、长城赵评、乃至辽东的公孙度,几乎同时率军赶赴冀州,准备夺下破贼首功!
当天下之人为争王而动之时,北地夏军也动作频繁,首先就是军队的人事调动,河套各部兵团将领不变。
李信抽调定襄、晋阳、代郡、上谷、以及上党原地驻军,共五万多人,组建上党军团。
统帅由黄绍,暂时担任,至于原上谷守将,则由其副手何成接管。
同时李信又命令上党后方的太岳兵工厂,加班加点的铸造兵器甲胄,以供新建军团配备。
除了加快开采太行山所产铜铁之外,他又利用从司隶河套,搜刮所得钱财,组建商队。
从中原各州郡县,大肆购买金铁、粮食、草药、茶叶、等战略物资,囤于晋阳上党等府库,以作备用。
天下形势瞬息万变,李信仗着从各方掳掠的金山银山,和雄厚的财力优势,花钱如流水,丝毫不吝啬钱财。
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的财力,转化为军事实力。
因为朝廷的一连串大动作,让本就警惕异常的李信嗅到了危机感,和山雨欲来的苗头。
并抓住一切机会,壮大变强,到时候不论是黄巾胜还是朝廷赢,第一个打击的目标肯定是夏军。
至于李信等人为何如此肯定,这里面除了双方各自所表现出的态度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在叛徒与逆匪这两个词上面。
夏军是黄巾眼中的叛徒,也是朝廷目中之逆匪,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叛徒和逆匪,几乎是零容忍,不打他打谁。
这就是中原人的内外思想,如果李信不是出身黄巾,那么三张等人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恨他入骨。
同样,如果李信不是汉人,而是匈奴人,或者鲜卑人。
那么即使他占领了河套并州,朝廷可能也会像对待匈奴乌桓那样,行拉拢和亲之策,而不是所谓的出兵铲除。
就像当年的康麻子,可以容忍日本天皇,可允许南越王朝,却绝对不能允许,吴三桂等人汉人番王,和夷洲的郑氏政权存在。
鞑清的老妖婆,可以允许沙俄吞并边疆,可以允许倭寇吞并辽东夷洲,却不能允许当地汉人自主,其中道理是一样的。
中原正统,绝不会允许,周边存在汉人政权,哪怕是依托胡人疆域建立的政权,绝对不允许存活...
这就是中原思想,这就是王朝统治者的底线,这关乎着天朝的正统与神圣性,不允许有任何瑕疵...
并州上党,宽阔的府邸内,李信正聚精会神,听着黄绍汇报新军团的组建情况!
“主公,上党军团五万士兵,已经整训完毕!”
黄绍顿了顿,接着道:“其中骑兵三万,步卒两万,以及后勤辅兵人员十八万众!”
“骑兵铁镫,以及马刀以配,步卒枪矛皆备,只余弓弩后备不足...”
李信闻言不由皱眉:“吾不是令太岳兵工营,加班加点的赶制了吗?”
“怎么这点事情都办不好,马钧是干什么吃的!”
不怪李信有怒,冷兵器时代,弓弩几乎是战场上唯一的远程器械,也是士兵防守以及进攻不可或缺的武器。
弓弩作为战场五兵之一,激弦发矢可以及远,弓震可以百步敌...
而这个时代军队的规制中,每一万人的部队中,至少有两千五百多名弓弩手,接近五分之一的比例...
由此可见,弓箭在冷兵器时代,所占比重。
更何况夏军的骑射战术,除了重骑之外,几乎每部骑兵,都要装备八成以上的强弓。
要不然根本发挥不出骑射的威力,李信向来重视军队建设,所以听此消息,自然不舒服。
贾诩适时上前,解释道:“主公,弓弩不似刀兵等物,有足够的金铁便可打造,但弓弩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