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机床和炼钢设备的设计方案,至少比我们现有的工艺先进一到两个世代,如果应用这些设计,我们能够对当前设备进行全面升级。”
“虽然暂时追不上某些国家的技术,但这对我国工业水平提升绝对有重要作用。”
“我们的制造业生产能力将因此提升许多。”
在场的领导们听罢都舒了一口气,感叹自己的好运。
接下来他们针对这批图纸的使用进行了深入讨论,包括具体的研究、生产和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问题,并考虑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进行统筹安排。
某些方面的问题目前仍无法搁置研究,因此不少蓝图恐怕只得暂缓使用。
然而,参会专家们对于暂时封存这些设计图持强烈反对态度。
无论代价如何,哪怕倾家荡产,也务必制造出那些机器。
既然已经握有现成的设计资料,为何要延迟?
对此,那位绅士苦笑道:“大家的热心我都明白,但是我们也要实事求是,考虑到当前国家的实际状况,无论是资金还是其它资源都是如此。”
他继续解释:“这一切都需要综合规划,并非能立刻一蹴而就的事情。”
接着他安抚大家说:“请大家安心,我们绝不会放弃这些设备的研究和生产。
毕竟这对于我国的工业发展意义非凡。”
经过长时间交谈,最终才使得专家们稍感释怀。
未来将会有更高层作出适当规划,专家们也因而松了一口气。
当各项安排渐入正轨之后,一些重要的设计图纸将分发给相应的研究机构,而暂时无用的设计则会被妥善保管,等待适当的时机再予以启用。
“看来我们要好好商议一番,如何给予表彰。”大首领提出,随后大家再次投入到了长时间的讨论之中。
XX主任今日肯定回不去驻地军管会了,甚至连预定次日举行的表扬仪式可能也要延期。
再说回到苏小阳这边,他又留在军管会。
虽然他内心非常希望能回家看看师傅,但是考虑到事情的重大性以及老将军走时特地嘱咐他在军管会静候命令,他只好暂且留在此处。
两天过后,老将军结束了中枢的工作返回,同时带回了一位XX同志。
当这位重量级人物现身时,所有军管会的将士们都非常振奋,纷纷上前行礼问候。
XX同志在遇见苏小阳一行人后微笑说道:
“我此行专程来看望各位,你们在东北搜索日本军垒、消灭残部,立下了汗马功劳。”
“尤其是苏小阳,听说你单枪匹马摧毁了一座敌方堡垒,击溃超过两千日本兵。”
“确实为我军树立了榜样,听说我们的 ** 友人也很赞赏。”
苏小阳表现得极为谦逊:“这些都是我的职责所在。”
XX同志微笑着说:“我此番来此不仅是表示慰问,更主要是邀请各位赴中枢接受表彰……”
“哎呀!”张扬等人为之一惊。
他们本以为,能够在军管会举办这样一次表彰仪式已属殊荣。
未曾想到,首长竟会亲自致书请他们到核心机关领取嘉奖,一时之间众人激动难平。
那些未获选去东北执行任务的士兵们更是充满羡慕之情,“这么好的机会,当初为什么我就没申请?”
“是啊,这下张连长他们都风光了。”
“好了,不用羡慕了,人家可是在冒死执行任务呢。
据传,遗落下的日军数量不少,给驻守部队带来了重大损失。”
“据说,苏小阳一人攻克了一处严防死守的堡垒。
是真的吗?”“怎么可能假?张连长当场见证,亲自说过的。”
“我的天,仅他一人便杀敌两千多,真是难以想象他到底是如何办到的。”士兵们的谈话中既有羡慕也有对传奇故事的好奇。
而另一边的苏小阳他们,心中则是另一番滋味。
XX同志慰问完众人后,特意挑选了一间办公室,似乎有重要的话要对苏小阳单独说。
苏小阳原以为会涉及自己之前露出的一些破绽,高层可能会追查此事。
没想到,XX同志竟然并没有提这方面的事,甚至关于那些物资,也完全没有打探的意思。
“小阳,这次你和毛熊的老大哥们取得了联系,在外交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层的指示是,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种联系。”
“当然,前提是在对方不反感的情况下,或者你可以通过你的洋徒弟频繁交流,互通书信。”
“我们会尽量把书信送过去的……”
对于高层希望苏小阳继续与安德烈保持书信联系的要求,苏小阳稍作思考后觉得这在未来几年应该没什么问题。
毕竟目前双方关系仍处在蜜月期,如果有好的东西从系统中得到,需要上交时,完全可以借机说是从安德烈那里弄来的。
然而到了五十年代末,两国交恶,那时这样做就不再可能了。
甚至在 ** 战争结束后,苏小阳已经决定不再与安德烈保持联系,以免被有心之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