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带着几个队员,在社区里推广垃圾分类,可是效果并不理想。
“垃圾分类?麻烦死了!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啊!”一位大妈不耐烦地说道,随手把一袋垃圾扔进了“其他垃圾”桶里,里面混杂着剩菜剩饭、塑料袋和废纸。“我每天上班累得要死,回家还要做饭、洗衣服、带孩子,哪有精力搞什么垃圾分类啊!”
“就是,就是,我们小区又没有垃圾分类的设备,分了类还不是一起运走了?”一位大爷也附和道,语气中充满了质疑。“这都是形式主义,瞎折腾!”
“年轻人,你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不切实际啊!”一位中年妇女说道,摇了摇头,“我们老百姓,过日子,图的就是个方便。你让我们把垃圾分得那么细,这不是给我们添麻烦吗?”
旁观者的评论更是犀利:
“这些人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知道每天上班挤地铁有多累吗?”
“垃圾分类是好事,但是也得考虑实际情况啊,不能一刀切。”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太理想化了,不知道生活的艰辛。”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
“别折腾了,没用的,中国人这么多,习惯哪有那么容易改?”
小李和队员们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知道,改变人们的观念和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
更让“绿芽”雪上加霜的是,他们的资金链也出现了问题。由于前期投入太大,而短期内又看不到回报,“绿芽”的账户上,已经捉襟见肘了。
“林云,咱们的账上,只剩下不到一万块钱了。”小张拿着财务报表,眉头紧锁,像两座小山一样挤在一起。“这点钱,连下个月的房租都不够交的。”
“怎么会这样?”林云吃了一惊,他没想到,资金问题会来得这么快。“咱们不是还有一些赞助吗?”
“那些赞助,都是杯水车薪啊!”小张苦笑着说道,脸上的表情比哭还难看。“而且,很多赞助商看到咱们的项目短期内看不到回报,都打了退堂鼓。”
“这可怎么办?”林云也犯了愁,他挠了挠头,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猴子,急得团团转。“咱们的项目,不能就这么停下来啊!”
“要不,咱们再去找找政府,看看能不能申请一些资金支持?”小张提议道。
“政府那边,老王已经去跑了好几趟了,但是一直没有明确的答复。”林云叹了口气,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看来,咱们得想办法自救了。”
“自救?怎么自救?”小张问道,眼中充满了迷茫。
“我想想,我想想……”林云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像一位正在思考战略的将军。突然,他停了下来,眼睛一亮,“咱们可以搞一次募捐活动!向社会募集资金!”
“募捐?能行吗?”小张有些怀疑。
“试试吧,总比坐以待毙强!”林云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坚定。“咱们‘绿芽’的名声还不错,应该会有人愿意支持我们的。”
就在“绿芽”为资金问题一筹莫展的时候,更大的危机悄悄来临了。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开始在网上散布谣言,诋毁“绿芽”的形象和声誉。
“‘绿芽’就是一个骗子公司!他们打着环保的旗号,骗取政府补贴和企业赞助,实际上,根本没有做任何实事!”一条帖子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
“‘绿芽’的负责人林云,就是一个伪君子!他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另一条帖子更是耸人听闻,像一颗重磅炸弹,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