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给王长老的宅院镀上了一层暗红色的光晕,却丝毫未能减弱那股扑面而来的庄严肃穆。
高耸的院墙如同一座无声的堡垒,将内部的一切与外界隔绝开来。
朱漆大门紧闭着,门上的铜环在夕阳的照射下泛着冰冷的光泽,仿佛在宣告着这里不容侵犯的权威。
郑逸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目光扫过那森严的院落,心中涌起一股无形的压力。
他知道,这扇门后,是一位维护着整个大唐兵器行规的泰斗,想要撼动他根深蒂固的观念,绝非易事。
周围的人们远远地围观着,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担忧。
他们低声议论着,窃窃私语如同风中摇曳的树叶,在安静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清晰。
他紧紧握了握拳头,指甲嵌入掌心,带来一丝刺痛。
这刺痛让他更加清醒,也更加坚定。
他知道,自己必须成功,为了那些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士,为了能让大唐的战力更上一层楼。
郑逸迈步上前,门环发出沉闷的叩击声,在这寂静的黄昏中显得格外突兀。
随着吱呀一声,大门缓缓打开,一个面容严肃的老者出现在郑逸的面前,他的目光如同一柄锋利的刀,锐利地扫过郑逸,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令人感到压迫。
“王长老。”郑逸恭敬地行了一礼,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郑逸,你来此,所为何事?”王长老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心雕琢的利刃,带着丝丝寒意。
郑逸没有丝毫退缩,他直视着王长老的眼睛,语气坚定:“小子斗胆,想与长老商议关于兵器革新之事。”
“胡闹!”王长老的眉毛猛地一挑,厉声呵斥道,“兵器行规,乃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岂容你随意更改!你可知你这样做,会动摇我大唐兵器之根本!”
郑逸不慌不忙,语气沉稳而坚定:“晚辈并非想要破坏行规,而是希望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更好地为我大唐将士服务。”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恳切,“如今的战事,对兵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我们故步自封,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放肆!”王长老猛地一拍桌案,发出巨大的声响。
“行规不可破!岂是你三言两语就能动摇的!”
此时,一直站在一旁的陈兵器工匠,嘴角却微微翘起,露出一抹得意又轻蔑的笑容。
郑逸看着王长老,眼神中没有丝毫退却,反而更加的坚定,他微微一笑,从袖中拿出了一卷竹简,“长老,我并非空口无凭,这里有……”
郑逸嘴角微扬,一抹自信的笑容在他脸上绽放,如同冬日里突然出现的暖阳,驱散了空气中的紧张气氛。
他缓缓展开手中的竹简,那竹简并非寻常之物,而是用上好的丝帛制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蝇头小楷。
这不仅是一份论述,更是一份凝聚了他无数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长老请看,这是晚辈关于兵器革新的详细论述。”郑逸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如同金石般掷地有声,“其中不仅详细分析了现今我大唐将士所用兵器的不足之处,更是结合了现代的军事理念,阐述了革新后兵器对于提升我大唐军队战力的巨大益处。”
他将竹简递到王长老面前,那丝帛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上面的字迹在光线的折射下如同活了一般。
王长老接过竹简,原本锐利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脸上的表情逐渐从最初的严厉,转变为一丝震惊,接着又变成沉思,最后竟隐隐带着一丝犹豫。
他眉头紧锁,不时地抬起头,看一眼郑逸,似乎在重新审视眼前这个年轻人。
站在人群中的孙年轻将领,目光紧紧地盯着王长老手中的竹简,他仿佛看到了大唐军队的未来,一种全新的、强大的力量正在冉冉升起。
一旁的夏婉,双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掌心。
她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儿,她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仿佛一根绷紧的弦,随时都可能断裂。
她担忧地看着郑逸,生怕他受到丝毫的伤害。
然而,当郑逸转过头,对她露出一个充满自信的微笑时,她心中的担忧却瞬间消散了。
那微笑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她心中的阴霾,让她感受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安全感。
周围的人们也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那份和谐与默契,空气中的紧张气氛似乎也因此缓和了下来。
他们窃窃私语的声音逐渐变得低沉,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期待。
王长老终于看完了手中的竹简,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郑逸,良久没有说话,只是将手中的竹简缓缓放下,发出一声轻微的响声。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他最终的裁决。
“你……”王长老的嘴唇微微蠕动,最终只是轻轻地吐出了一个字,便戛然而止,他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将话咽了回去。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郑逸的身上,眼神中带着一种莫名的意味。
郑逸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长老,晚辈并非要全盘否定行规,而是想在遵循核心规定的前提下,进行有限的革新。例如,我们可以先从改进弓箭的材质和工艺入手,既不违背行规的核心要义,又能提升弓箭的威力。如此一来,既能传承传统,又能适应新的需求,岂不是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