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在结尾让所有的坏人都得到惩罚……是,这很美好没错。但这现实吗?跟看童话故事有什么区别?
难道有人会觉得,坏人没得到报应,就是一部“不好”的剧了?
或者说,“三观不正”就是坏作品了?
那世界名着里面,可太多“坏作品”了。
最典型的,林储言马上想到《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他写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的是阿里萨和达萨之间跨越50年的爱情故事。而阿里萨在等待达萨的50多年里,与622个女人发生了关系……
可这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伟大的爱情巨着。
收回思绪,林储言接着看剧本。
翻到最后,终于看到了高启盛的结局。
他为了保全哥哥,与警察李响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并最终在扭打中与李响一同坠楼,两人双双丧命。
他干了无数坏事,但他心里永远念着哥哥。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选择是用哥哥的手机报警抓自己,从而洗白哥哥,再帮其投诚赵立冬。
林储言想了想,开始在他的小本子上写他对高启盛的人物理解。
这踏马绝对是个兄控……
这人,对高启强是有情感依赖的。
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占有欲……
林储言看完的感觉就是,高启盛的行为逻辑和动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哥哥的关注和爱……
再一个,高启盛的性格也值得研究,这里面是有不少转变的,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首先他绝对是个聪明人。家境不好但脑瓜好使,学习优异,那个年代还考上了大学生,很不容易。
所以,不能演成那种一根筋的傻子,整体表现应该是聪明的。
而因为大学生的身份,初期还应该演出那种文质彬彬的感觉。
等到他走上涉黑的道路……
文质彬彬就变成了阴险狡诈,所谓的聪明就变成了傲慢和疯狂。
除此之外,林储言觉得高启盛还有一层底色。
那就是这个人本身就是心理扭曲的。
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极度的自卑和敏感,属于那种受到一点点挫折,就会记一辈子的人。
他在面对侮辱和挑衅的时候,会有过激的反应。他报复心强,对于冲撞过自己或伤害过自己的人,会不惜代价予以报复。
最后,这个人物还可以处理得很立体——他对家人是有爱的。
整体看下来,这绝对是一个复杂且立体的角色。
林储言继续写着……
他把高启盛的人生大致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上学。他的自卑敏感也来自于这个阶段。高启盛扎根于旧厂街,哥哥是个卖鱼的,旁人对他的态度根深蒂固,没人觉得他能从这里走出去,也没人看得起他们一家。而那个时候他还遭遇了校园霸凌,这也成了他后来“报复”和“犯下罪恶”的一颗种子。
第二个阶段,卖小灵通。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有“前途”的事业,发现了商机,却也因为几万块的启动资金,把哥哥卷入了一系列的案件中,最终令哥哥走上了另一条路。
第三个阶段,贩毒。经营小灵通亏损,为了填补亏空,慢慢走上了贩毒的道路。而贩毒,也让他变得越来越疯狂。
随着写下来的字越来越多,林储言对高启盛这个人物也越来越有把握。
他把自己的这些想法给师兄发了过去,希望师兄能给他点启发。
很快收到师兄张文唐回复:“我这有本书,叫《犯罪心理学》,我刚看完,现在就寄给你,看完咱们再好好讨论,肯定对你有帮助。”
好好好,还是师兄屌,书都看上了。
还没回复,张文唐又发来消息,补充道:“是对你演戏有帮助。”
林储言:……
师兄,你不解释我也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