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姓和华姓在过去属于一支,因为古文华和花是通假字,意思一样。
前面说过华姓的起源,这里也不重复了。
花这个字,据说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候的北魏,是专指花草的。后来就慢慢有人以花为姓了。
在今天的河南商丘和安徽亳州之间,105国道东侧约十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个叫木兰镇的地方,相传就是花木兰的老家。
在遥远的东北黑龙江,还有个木兰县。只是这个木兰县跟河南的木兰镇,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东北那旮瘩的木兰,是围场的意思。大估计是过去没有钢筋水泥铁丝网,只能用木棍或者泥土圈起来做栅栏抵挡狼啊什么的,所以叫木栏。具体是不是这意思,还请您自个猜。
历史上有没有花木兰,什么时代的人,存在争议。
按照有些说法,这位花大姐是隋末隋恭帝时代应征入伍的。但是一来隋炀帝垮台,隋朝还有谁能发动群众组织抵抗。二者《木兰辞》早在南北朝就有,不可能先有木兰辞,再有花木兰从军的传奇吧。
所以综合考虑,如果真有其人其事,花木兰就是北魏时期的人。
豫剧花木兰有段唱词: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尊一声贺元帅,细听端详。。。。。。
按照北魏推测,这个贺元帅,很可能是贺赖部的一个领导,而不是真的姓贺。
另外北魏时候经常打仗,征兵当然得常态化。您想啊,花木兰家里就三口人,一个跑不动的半大老头,带一个闺女和未成年的儿子,这种家庭还要出人参军,社会之乱也就能想象出来了。
这也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为什么要发起灭佛运动呢?
还不是这帮所谓的和尚,占着田产,吃的肥头大耳脑满肠肥,却不交税不服兵役。大家都这么干,皇帝吃谁去呀!所以在兵源紧张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像花木兰这种家庭,还得被强制服兵役的情况。
甭管这事真假,花木兰代表着一种精神。虽然花木兰可能没想到什么家国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作者肯定想到了。
巾帼不让须眉的还很多,我们后面慢慢介绍。
诗圣杜甫有首不太出名的诗《戏做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说的是唐朝一员将军,叫花敬定。
这个花敬定是成都府尹崔光远的手下,以勇猛能打着称。
当时段子璋叛乱,攻下了重镇绵州,自称梁王。
崔光远就派出花敬定,还别说,花敬定真是能打,没多久就攻克绵州,斩杀段子璋。
但是令绵州老百姓没想到的是,代表政府军的花敬定,还不如反对派段子璋呢!
段子璋好歹不那么骚扰老百姓,而花敬定的部队却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看到女人戴着金手镯,士兵就过去抢。整半天却摘不掉,士兵挥刀将妇女胳膊剁了,提着半截胳膊跑一边慢慢摘。
一时间绵州老百姓恨的牙痒,却又无可奈何。人家拳头硬,干不过只能忍着。
作死的花敬定据说还让乐队演奏属于皇帝才能听的音乐。具体这些音乐是啥,俺也不知道,大估计不会是猪八戒背媳妇那种吧。
人狂必有祸,追击段子璋余部的花敬定,中了人家的埋伏,乱军中死于非命。
花姓人口基数少,只有不到二十万,可以说的名人轶事不多,就简单聊到这里吧。
下一篇,聊聊方姓,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