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姓的源流相对要简单的多,一个出自姬姓,一个出自子姓。
关于出自姬姓的说法,主要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有个戴国,在今天的河南民权县附近。但是关于这个戴国到底是子姓还是姬姓的诸侯,存在着争议。如果不是姬姓,那就简单了,戴姓就是源自子姓。
这个戴国比较弱小,仅经历了三任国君,就倒闭了。具体是被郑国兼并还是被宋国所灭,也是没有定论,总之咱们知道从第一任国君戴平公,第二任戴叔朕,到第三任戴叔庆父被收编,存在感非常低。
国灭后,就有后裔以戴为姓。
另一个重要的源头,是商纣王灭国后,周武王将微子启封在商地,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
传到了宋戴公的时候,他有个儿子叫子撝,从他这里,开始有了戴姓。
总之以上两个说法,都是出自现在的河南商丘。
说到了民权县,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县的来历。
其实民权县名,到现在也不过就一百年左右。
1927年冯玉祥短暂主政河南,新设了四个县。分别是民权、博爱、自由、平等。
自由县地盘是在今天的河南登封、汝阳、汝州等地交界处,不久被撤销。
平等县是今天的洛阳龙门南伊河西的魏湾、槐树街、窑底、府店、窑湾、康庄、鸦岭、常川、柿树洼等地,宜阳县的宋店、坡头、白杨镇等地,嵩县的鸣皋、莘营、马回、古城、葛寨、海角(今酒后)、常峪堡、省源头等地,伊阳县的土门、白元、夹河、谢庄一带成立平等县。县府设大莘店。
后来这两个县都被撤销,成立了伊川县。
只有博爱和民权县,一直保留到现在。这四个县,都是当时冯玉祥按照三民主义的中心思想设置的。
戴姓是一个很大的姓氏,目前人口约四百多万。
南北朝时,南朝宋国会稽山阴人戴法兴,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人。本来就是个卖布的,结果走了狗屎运碰到了权臣彭城王刘义康,从此走向仕途。
咱也搞不懂戴法兴是怎么被刘义康赏识的,因为他卖的布可不是富豪家经常光顾的高档面料,而是穷苦百姓才会买的麻布。
当时的宋国比较乱,不久刘义康被罢免,宋文帝的太子刘劭作乱。刘劭就是元凶劭,杀了亲爹宋文帝。
刘骏看不下去,就起兵讨伐刘劭,此时戴法兴已经跟着刘骏混了。
等刘骏弄死了刘劭,自己登基坐殿成为宋孝武帝,戴法兴和另一个本家戴明宝,得到宋孝武帝信任和重用。
虽然戴法兴被委任为太子刘子业的老师,但宋孝武帝在很多重大决策时,都会征询戴法兴和戴明宝的意见。
这俩姓戴的也许从小穷怕了,突然间大权在握,不由得变了性情。
戴法兴在皇帝跟前有话语权,所以很多人都巴结逢迎。戴法兴也就趁着机会,可着劲的捞钱。
戴明宝的大儿子戴敬比较作死,皇帝的御用物品,那都是定做的贡品呀。结果皇帝想要时候,却发现这些玩意被戴敬高价买走了。
这还不算,戴敬鲜衣怒马的,在宋孝武帝车驾前转悠。宋孝武帝大怒,你敢抢朕的风头,以为老子不能杀你的头吗!
于是戴敬被杀,戴明宝下了大狱。不过不久后戴明宝又官复原职,折腾这么一番,戴明宝老实了许多。
宋孝武帝驾崩后,皇帝换成了前废帝刘子业。此时刘子业年龄比较小,由刘义恭辅佐。
不过对于戴法兴来说,刘子业也好,刘义恭也罢,只是名义上的领导,国家实际掌权人,是他戴法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