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要师出有名,特别是必须具有极强的煽动性,才能事半而功倍。
此时论才气名声,文笔犀利程度,又能为自己所用的,非骆宾王莫属。
恰巧此时打听到骆宾王正由洛阳来到扬州,再也没有这么巧的事了。
而骆宾王也对武则天篡位夺权耿耿于怀,再加上因为这事还吃了一年牢饭。所以当徐敬业一个招呼,骆宾王立马欣然接受。
讨武曌檄的具体内容,这里就不再赘述。
据说武则天看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不由惊问:‘’这是何人所做?‘’
当听到是骆宾王所写,叹了口气道:‘’宰相失职呀!‘’
意思很明显,就是做宰相的,这么优秀的人才都没有发现,难道就知道吃干饭呀!
您看,能让对手都由衷赞叹的,恐怕放眼历史也找不到几个吧。
不过徐敬业兵败被杀后,骆宾王便没了消息。有的说死于乱军之中,也有说法是归隐山林。
有个传说,是宋之问跑杭州旅游,在灵隐寺偶然想到一句诗,便随口吟了出来:岭边树色含风冷。
问题这会儿老宋思维有点卡壳,后面怎么办,一点想不起来。
正郁闷呢,就听到一个声音响起:‘’信口吟诗,风光就在嘴边,你咋这么笨呢!‘’
这明显是挖苦嘲讽啊!此时宋之问也是很有名气的诗人,哪时候受过这种窝囊气呀!便寻着声音望去,确是一个老和尚。
宋之问没好气的说道:‘’那就辛苦你给对下句吧。‘’
老和尚略一沉吟,道:‘’石上泉声带雨秋!‘’
宋之问大惊,觉得此人不一般。
等第二天宋之问想要拜他为师,到灵隐寺后,却再也没见到那个老和尚。打听了寺内僧人,才明白这个和尚,就是云游过来的骆宾王。把个宋之问后悔的直流鼻血。
不过这个显然不能信,大概率是后人编撰出来的故事,以求骆宾王能有个好结局。
因为即便是真的能在战火中生存下来,很可能也是隐姓埋名,了此残生。不会四处乱跑,主要是隐居一段时间,清心寡欲,看透红尘。
骆宾王的孙子骆世华,就到了唐僖宗执政时候。
骆世华受唐僖宗命令,出征四川,历时六年平定蜀中,深得唐僖宗信任,令他镇守蜀地。
自此骆姓在四川开枝散叶,所以四川的骆姓,大多以骆世华为一世祖。
这一支,在清代出现了四川唯一一位状元,叫骆成骧。
人口基数少,名人就不多,所以关于骆姓,也只能写到这里。
下一篇来到又一个大姓,高姓。
关于高姓的趣事,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