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鹏自小学接触“人的主观能动性”概念时,就把改造世界的思想印入脑海。他认为,人生在于去创造,挖掘更多可能性,而不仅仅是被动体验,具体手段不论是技术、金钱、权利还是其他,只要能实现创造的目的,都是他能接受和迎合的。从世界科技发展史中,少数人的革新和发明创造,带来文明的进步,似乎也佐证了尹鹏的观点。这正是尹鹏研判当下,直言寡头经济时代来临,且要投身为寡头群体服务的根本原因。
尹鹏出生在上海郊县,家里是做汽车经销商生意,赶上中国汽车进入大众消费市场好时机,他父亲跟几个朋友合伙,靠着银行贷款和亲朋借贷,围绕上海及周边市场,连续几年开了十余家汽车4S店,销售车型从豪华一线品牌,到后来崛起的国产品牌,在那个卖家市场,尤其是进口车和合资车型,只要能拿到货源,就不愁卖。按他父亲的话说:“这几年着实赚了些好钱。”尹鹏在英国留学时,每年几十万的花销,就是来自这些汽车销售的收益。
在大学期间,尹鹏选择的专业是工商管理,这是他父亲让选的专业,目的是让他读完回来帮家里。不过,尹鹏从来都不觉得父亲的经销商工作,需要什么管理。在他眼里,汽车经销商就是倒买倒卖的二道贩子,缺乏技术含量,无非是他父亲干的早,在早年间比较幸运,跟个别做外贸的华人熟悉,最后,通过打通跟车企的关系,拿到部分汽车品牌的经销牌照而已。由于家庭的原因,他从小就对商业有一些认知,意识到不能依靠人力去获取资源,而是依靠资源和价值交换,例如要赚钱,就要进入有钱人的圈子里,用钱去赚钱,用价值去赚钱。
留学期间,尹鹏也接触到一批真正的富二代,他们把挖掘自己爱好、潜能的消费发挥到极致,虽然花费成倍,但在这些人眼里,更看重消费资源交换来的价值,也恰恰是这样,他们中的一些人,表现出色,常常胜任有领导力的角色。尹鹏多多少少受些影响,只是,这种影响不够彻底,因为,如果给他一笔资金创业,他一定会畏首畏尾,不能直接下场。好比在《水浒传》里,他更愿意做吴用,而不是晁盖。
毕业回国后,尹鹏并不愿意去他父亲公司。而入职飞扬投资也是非常偶然,只因为他父亲此前的一个合伙人,因为女儿在北京读书,自己就跟着北上,顺便和一位做私募的朋友,成立了飞扬投资公司,其中大部分资金,都是从江浙一带的老关系筹集的。尹鹏估计,他父亲也投了些钱,所以才介绍他去见识见识。
刚加入飞扬投资时,尹鹏以投资经理助理的身份,跟着一位从证券机构出来的前辈学习,系统自学了投资经理的基础概念,一年后,才开始找自己感兴趣的科技方向,陆续独立考察项目。
此后近四年时间,尹鹏深入观察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数字化、智能化,也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比如数字化方向,他认为,互联网完成了信息传递的数字化,移动互联网带来个人行为数字化,物联网将带来感官信息数字化。以互联网技术引领的信息革命,将围绕“科技为人服务”展开,可预见的未来,将能够实现人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平衡觉等更多知觉,甚至情感元素的数字化。
几年的时间里,尹鹏经手的项目无数,真正参与投资的屈指可数,因为项目投资都还没有退出,所以,虽然他年薪到了50万,但每个项目,按公司的规定,谁主导的投资项目,需要个人跟投,所以,尹鹏每年也搭进去20万左右。当然,正因为如此,他经手的项目也非常谨慎,每个都经过团队反复调研,尽调,项目负责团体的沟通接触,甚至产品、服务场景的深度体验,最终才正式投资。
因为投资工作,尹鹏养成了些职业习惯,看问题或者看项目变得更系统,更全面,甚至有时候,都会以商业计划书的逻辑,去思考和梳理,挖掘底层商业逻辑。而当他不断思考自己的工作时,慢慢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金融民工的本质,正是他忌讳的“用人力去获取资源”的现状。
回顾这几年下降的生活质量,尽管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毕业后,跟家里扬言自己自食其力的后果;另一方面,就也是因为工资组成中,一大部分被项目占去,而这些项目最终如何还是未知数。所以,他决定离职,去换一种能价值交换资源的事业,通俗点说,他就是想不出力不出钱或者少出力出钱,还能赚得更多。
要说除了“啃老”,让父母直接给,天底下真有这么好的事么?还真有, 尹鹏想到的一个方向,是去给富豪家族经营家族私募基金,不仅不用自己出钱,而且待遇还很高,这也是他接下去要尝试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