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上握着几个亿现金,谁想给他委屈受,他一定让那个人更加不好受。
……
时间很快过了元旦节,天气开始进入一年之中最寒冷的一个月。
现代时空的常建新所在城市位于长江以南,只下了几场小雪,不算太冷。
古代时空的刘绍所在的晋阳城,则是已经连下了数场大雪,估摸着是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
虽然晋阳城十五万军民,有人均十五万斤的衣物被褥,但仅仅是这些并不够度过这么寒冷的天气。
刘琨、刘绍已经下令,把尽可能多的木材拿出来取暖。
不过每几十名老弱妇孺,一天也只能分到一小堆木柴,烧不了一个时辰。
常建新透过刘绍巡视时候的视角,看到许多老弱妇孺挤一个屋子里,围着一小堆即将熄灭的火冷得瑟瑟发抖。
如果这种极寒天气持续,却又没有足够木材取暖的话,一天冻死二三十个人都很正常。
刘琨、刘绍不得不加派军士,前往太行山砍伐木柴回来。
然而,一路上积雪很深,每天能带回来的木柴,依旧远远满足不了消耗。
常建新再一次联系刘绍的时候,刘绍询问常建新,能不能购买一批取暖物资送过去。
以往能在自己的时代所能得到的东西,刘绍都不太想让常建新送来,比如木柴。
正常情况下,他们可以直接派遣两三千名军士到太行山中砍伐,日常生火完全够用了。
只是没想到今年这个冬天下这么多雪,这么冷。
瑞雪兆丰年不假,可你得先冷度过这个连下大雪的寒冷冬季。
“你们为什么不可以自己挖煤炭来烧?”
常建新记得历史书上说,西汉时期朝廷就有大规模使用煤炭来炼铁的记录,照理来说并州最不缺的就是煤炭才对。
刘绍解释道:“神仙您说的是石炭吧?以前朝廷确实有过大量使用的记录,但石炭炼出来的铁不如木炭炼出来的质量好,加上石炭太重,百姓背回来一筐石炭,同样也能背回来一捆木柴,在有足够木柴烧的情况下,石炭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况且,有石炭的地方往往也在山里,与其进山开采石炭,再背回来,倒不如直接从山里砍伐回来更多木柴。”
总之在刘绍眼里石炭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存在。
民间成规模使用煤炭,历史上要追溯到隋朝时期。
常建新理解了,他觉得并州有无数煤炭,最不缺的就是煤炭。
是因为他站在现代工业社会,先进勘探技术和开采技术的基础上,哪怕地底几百米上千米深的煤炭,都很容易大规模开采出来。
然而在刘绍那个时代,无论是煤炭离城池太远,还是埋藏在地下太深,对他们而言都是与其花那个力气开采,倒不如直接多砍山里的木柴回来简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