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蝶恋花》,源自唐代教坊曲,取自梁简文帝萧纲的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原本的曲名是《鹊踏枝》,到了晏殊改名为《蝶恋花》。
当然,在词牌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词人可能会根据自己的词作内容和风格,使用不同的别名。例如,冯延巳的词中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因此他的词被称为《黄金缕》;赵令畤的词中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所以他的词被称为《卷珠帘》,还有《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等。此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另有变体二种。】
【我想大家都注意到了——
词牌名大多来源于唐教坊曲,《蝶恋花》也不例外,只是它本名为《鹊踏枝》,至宋晏殊词改今名《蝶恋花》。
晏殊也无愧于他的天赋,他是写《蝶恋花》的一把好手,我们今天也会从他开始,品读这些经久不衰的绝唱。】
宋,嘉佑元年。
赵祯带着群臣来到了殿外,看着天幕。等到了天女说出了第一个人名,大家都回忆起曾经能够站在官家旁边的那个人。
赵祯忍不住叹道:“晏卿,他的名字在上面啊……”
经过了第一期《相见欢》的直播,众人对天幕还是比较热衷的,宋朝文风很盛,文人文学素养也很高,能和人共赏诗词也是乐事和雅事一件。
只是之前出现的名字要不原主已经作古多年,要不就是后世之人,这还是第一次出现身边人能够登上天幕呢。虽然人刚过世不久。
名字能够在天幕上出现,就代表着这个人也是青史留名。
赵祯回忆起晏殊,有些感慨。
“晏卿作的词,确实是极好的。”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晏殊笔下的《蝶恋花》是何模样。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首《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词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晏殊作为婉约词宗师,他写的这首深秋怀人词,是情致深婉的,也是寥阔高远的。
他是怎么写的呢?
他写清晨栏杆外的菊花和兰花,写在轻雾笼罩下脉脉含愁的秋芳,写沾露如默默饮泣的幽色;他还写罗幕之间透出的新秋轻寒,写燕子双飞离去。然后点出了“离恨”一题,以明月光照朱户不解愁绪的无理埋怨来衬词中人对月无眠的煎熬、离恨和惆怅。
是不是写的很美?】
玉不识含笑问道。
而天幕也随着她的声音,变化出相应的画面,其中水墨流转的文字更是牢牢印在观看人的眼中、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