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想着,天幕的讲解安排倒也巧妙——
等他们找到稻种,也可以试试那杂交的技术。虽然里面关于基因的解释让人理解有些困难,但等时间久了,总能理解的,应该?
桑弘羊有些不确定的想着,他回忆了一番关于前面杂交水稻的介绍,步骤倒是不难,但涉及那什么基因观察就有些无能为力了,不过结果如何还是能够在后续中看出来的。
都要时间啊……
还有旱稻……那他们这边北方少水之地也能种了?
不过多想无益,想再多也得先等稻种拿到手再来谈其他。
【在我国的餐桌上,水稻和小麦制品一直是重要的主食,也正如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使得宋朝的人口增长有了底气。
到了明清之际,出现的两种海外引进的食物也渐渐出现在了餐桌上,虽然无法取代水稻和小麦等五谷的地位,但也为明清的人口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中一个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红薯,也就是别名叫做番薯、甘薯的。】
天幕上图片变换,出现了生熟两种状态的红薯,尤其是烤熟了的,金黄流汁,些许热气氤氲,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然后又出现一张图,上面是红薯的简介列表。
【红薯,学名番薯,又名山芋、红芋、甘薯、番芋、地瓜等。
我们可以看到,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它的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有着“长寿食品”的美誉。
明代李时珍所着的《本草纲目》中便记载着“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同时也提到说海中之人食之长寿。
从这方面上来说,中医视红薯为良药。】
一说到长寿,不少皇帝眼睛都微微一动。
“食之长寿”?真的假的?
前面天女否定了仙神的存在,这边又满是长寿康健的记载。
而且前面提到过的孙思邈可是活过了一百多岁呢!那这个李时珍呢?他们这些学医研药的,是不是都知道些什么,怎么好像都活的挺久的。
嬴政想到这里看了一眼夏无且,医师,长寿吗?莫不是他们比那些炼丹士靠谱?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不过是他们这些学医的,更注重养生罢了,锻神养气,加上调理,自然更会保养自己。
夏无且自然是看见了自家陛下看过来的目光,他心下一紧,以为陛下是问他红薯功效一事。
他答道:“陛下,这水幕之上所言红薯有诸多好处,哪怕不尽详实,也应是相差不远。”
这一点嬴政也想到了,天女能够把这些东西拿出来讲,至少还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