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国本,这是再小心认真对待也不过分的。
前后两次直播都强调了这一点,李世民更是牢牢把它放在心上。
他素来也是讲求民为邦本,不管是农事还是民心,他都想要紧紧抓住。这两次直播就是很好的助力。
兴修水利、推行新型农具、出海寻找稻种和棉花等作物,都是需要赶快布置下去的任务。
朝堂之上,气氛热烈非凡。
魏征率先出列,说道:“陛下圣明,此等举措若能实施,定可保我大唐百姓富足。只是兴修水利需大量人力物力,还得防止贪官污吏从中克扣。”
李世民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房玄龄接着道:“陛下,关于新型农具,臣以为当派专人教导百姓使用,方可发挥其最大功效。”
其他人也不甘示弱,纷纷表示想要为大唐尽一份力。
李世民看透了他们想要出去撒欢的心思,也只是暂且压下这点,现在他们还是在试验海船呢,看着之前天幕中大明宝船那般威武的样子,显然大家也是心动至极,总想着能不能改进一二,所以时不时的就回去看一看、催一催。
只是还没确定人选,只能抓紧练着,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毕竟现在包括之前的军事行动一直集中在陆地上,尤其是对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征战。因此,擅长海战的将军并不多见。不然他也不会苦恼到底选谁领队了。出海一事毕竟凶险,到了海上孤立无援,还要防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的天灾,他自然得慎之又慎。
不过,海事也是现在唐朝的薄弱点,他看见了自然要补上。
他一边听着朝臣们的商讨,一边暗自想着,最后笑着对他们说:“朕期待看到我大唐在这些事务上有所建树,让朕之百姓皆能衣食无忧。”
******
其他位面的热烈气氛也不比唐朝差。
赵恒看到自己受到了天幕的肯定,选择性忘记前段时间关于和谈与否的争论,一门心思地往这方面去使劲。
占城稻有了,他可是看见了棉花也已经出现了,他当即下令要去寻找这种作物然后推广开来。
至于玉米和土豆,他倒是略微犹豫了一下,毕竟看消息,现在他们这边还没与,想要就得出海去海的另一边找,不过他对上辽国有些怯弱,但对上朝臣还是有些威严在的,反正他是把任务都布置下去了。
既然在占城稻的推广上他得了美名,那他就要牢牢做实了。这些高产的作物他是不会放过的。
同时,他还鼓励文人墨客不仅钻研诗词歌赋,在他看来,他都做事了,那么其他人也得帮他扬名一下吧?
反正他看着后世出现的那些着名的诗词大家,他也是羡慕、想要的。
嬴政那边,他一边下令命各地举荐能人异士,一边派人宣传识字读书,为后面的科举做铺垫。李斯等人也不敢懈怠,日夜商讨那些农具的制作和推广流程以及科举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