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诸朝一起看直播:从诗词到历史 > 第164章 金印紫绶的绘卷33-范仲淹篇

第164章 金印紫绶的绘卷33-范仲淹篇

他已经有些记不清当时的心情了,现在留下的,也不过是对范仲淹的怀念。或者说,那些逝去的、倚重的老臣,他就没有不怀念几分的。

【从“宁鸣而生,不默而死”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现变革朝政、革新政局的政治理想这一直是范仲淹的最高人生追求,当时的他遇上了,自然想获得这样放手一搏的机遇。

他成功了,也失败了。

要我说对他的印象,那就借用他的文字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北宋第一完人,范仲淹并不是名不副实之辈。

借用金代文学家元好问曾经赞叹的话:“有一个人,在市井能成为名士,在州县能成为能吏,在边境能成为名将,在朝堂,他又可以成为千百年难得一见的良相。这个人,是一个高山仰止的榜样,是天世间第一流的人物。”

这个人便是范仲淹,文武双全,为官清廉,心系苍生。

不以贫而自卑,不以困而改志,无愧于心和百姓。】

赵祯看着天幕上属于范仲淹的名字渐渐恢复黯淡,知道天女对他的介绍也就到此为止了。

一时之间,他百感交集。到了最后他忍不住无声叹息,或许,当时的他自觉左右为难,但现在想来,内心也是有着对范卿的愧疚。只是现在来说,他也没了当初的心气。

而随着黯淡下去的名字的,是朝堂上也逐渐沉默的氛围。

他们争论再多有什么用呢?往事已矣,范仲淹也早就已经死了,在“后世”中也早已盖棺定论,他们现在能够做的,也就只有更加努力、那什么,为国为民,拼的一个好名声。

长生不可得,但名声的长久传颂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而有些话朝堂上不好多说什么,但民间的声音也不是那么容易管束的。

“范公一生,不为名利所动,一心只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虽历经坎坷,但其志不改。此等高风亮节之人,当为后世楷模。”

这是不少年轻学子们的共识。

而宋朝初年的赵匡胤听到玉不识对范仲淹的结语,也是沉默良久,心中暗叹,若是他能够得到这些忠臣良将……他的脑海中闪过那些名字,就很是羡慕。但也只能想想,他现在听着这些后世之事,真的是徒生闷气。

但天幕不会理会他们这些各人的烦恼,一直规矩地运行着。

紧接着亮起的名字和判词,是属于明朝的张居正——

“大明第一文臣,隆庆和议,整顿吏治,一条鞭法,巩固边防,首辅-张居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弃我选白月光?我离婚你疯什么!爱到尽头皆是殇爱吃角瓜宁先生的小软糖走丢了用离婚吓我,真同意了又跪求复合?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擒仙县城女孩堕落记萌妃闹宫:以婚为契破局恋穿书七零,大院来了个美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