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都不可能,李向东现在都觉得,收了周大姐那些煤票好多余啊;
不过,收都收了,还是不可能啦;
李向东在周姐的帮助下,十分钟不到,就装好了100斤煤球,还有100斤的煤渣子;
正想着推车子走呢,就被周大姐悄悄拉到一旁,小声的问道:
“向东,我这里还有一些旧报纸,跟你换个猪拱嘴吃,行不行”
李向东.....
行吧,以后买煤球,还得靠周姐呢,那就换吧!
李向东回去的时候,李向南还在供销社排队呢,依然是两个小的守在家里;
“大哥,你回来了”
“得”
李向东一到家,他俩就颠颠的过来,围着哥哥打转;
原本李向西和李向北,都是窝在被窝里等着哥哥姐姐的,这下子有了棉袄了,两个小的也穿上了棉袄棉裤,在地上跑呢;
这个家总共就5平的面积,一个用土坯和木板子搭起来的床,已经占了四平;
剩下的半米宽两米长的空地,一半是门的位置,另一半是屋里的空地;
李向东把从白长寿那里换来的铸铁炉子,安放在了这个位置;
他们家的地,还是土地,别的地方因为时常走,还挺硬实的,就是这个墙角,湿乎乎的,还有一股骚味;
他只能再把炉子往中间挪挪,还好炉子不大;
安置好炉子,接下来就是接炉筒子,烧炉子的烟得通到外边;
李向东往上边看了看,原本还以为需要费力气给炉筒子打个通道呢;
结果一看,他家那个木门,早就四处漏风了;
得,窟窿大的,直径20厘米的炉筒子,直接就能塞过去;
安完炉子,看看四处漏风的墙和门,李向东又开始烧火打浆糊;
猜的没错,他要开始糊墙糊门了;
这是目前最经济实惠,能解决四处漏风这个问题的办法了;
家里没有白面,只能用苞米面打浆糊;
李向东自己可不会,只能按照原身的记忆,用锅先接上水,然后把苞米面撒在里面,搅拌均匀;
再放到炉子上,熬煮,这个时间,需要不停的搅拌,防止糊锅;
“哥,香啊,吃”
“吃”
两个小的,肚子就像是无底洞,因为缺油水,永远都像吃不饱一样;
一看到炉子上有东西,就围了过来;
“这个不是吃的,是浆糊,糊墙的”
李向东原本想解释的,可他低头看看,这和他们平时吃的糊糊,确实一样;
再看看两个娃渴望的小眼神;
算了,拿碗给少弄一点吧,主要是早晨刚吃过饭,他怕两个小的积食;
两个小娃娃也不懂这些,有了吃的,就捧着碗,你一口我一口的开始吃了;
李向东看着他俩,瘦的头大身子小,对着一碗苞米糊糊都吃的那么香;
得想办法给家里弄点营养品,光有苞米面不行;
不小心上了这破船,真是任重而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