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老大哥,给说说,究竟怎么回事,我见天往山上跑,这厂子里的事情是一点不知道啊”
要说钢厂里,哪里的消息最灵通;
那就要数是食堂了,口腹之欲得不到满足,精神食粮那是不能再节省了;
东家的闺女嫁了个软蛋,西家的媳妇又偷家里的粮食补贴娘家了...一天下来,恨不得连厂长今天穿了啥颜色的裤衩子都会被八卦出来;
不过最近啊,大家都在说,李向东,这位新来的小李同志,背景深厚;
每天拉回来的这些蕨根,那都是钢厂花钱收购来的,却说成是他每天出去挖的;
为的就是给他刷资历;
不仅如此,钢厂还给他特批了煤和各种票证,听说他家里的煤,烧都烧不完;
徐广志堂堂一个科长,每天那些蕨根,都是他退回来的吧,李向东哪次不是当甩手掌柜的;
偶靠,这些人的脑洞,那是真够大的啊!
要不是他自己就是当事人,这八卦,听起来那是十分的合理啊;
可是,是谁在传他的八卦呢?目的又是啥呢?
总不会就是为了痛快痛快嘴;
“这话是谁最先传出来的,那我可不知道,不过小李啊,这可不是什么好苗头,你自己得上点心”
朱师傅耸耸肩走了,收住了话头,再多说就过了;
“诶诶,朱师傅,袋子、袋子”
老滑头,忽悠了自己一盒烟,袋子的事还没说呢;
“那是公家财产,可不是随便能拿的,你想要就找领导批”
“切,那借我两个用一下啊,我明天就还回来”
朱师傅连头都没回,摆摆手,那意思很明显,自己拿;
至于还不还的事,这点信任他还是可以给李向东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主动提醒这小子了;
粮食的供应有多艰难,他作为主管食堂的大师傅,比谁都清楚;
工人们吃不饱,饿的都水肿了,他急的直挠墙;
还是人家小李,想到了制作粑粑的办法;
他也跟着上山过了好几天,亲眼看到小李拖着蕨根回来的,对谣言,那是一丝都不信;
应该说的说了,良心上过的去,其他的就管不了了,他还得去处理蕨根呢,那可是明天的口粮;
李向东提着两个布袋子回了行政科的办公室,果真,徐广志刚从山上回来,这又开始加班了;
白天在山上一天都在写写画画、看资料,晚上还要下车间;
这些老革命同志,真有精神头,那好像就不是累一样;
李向东把一个布袋子放到了徐广志桌子上,刚才他已经在里面装上了大米,不过他也没有称,估摸着也就五六斤的样子吧;
“啥东西就往我桌上放?要干啥?”
“你先打开看看啊,我这可是特意弄来犒劳你这个老同志的”
李向东一脸小得意的看着徐广志打开布袋子;
“精白米,你哪弄的?”
徐广志的声音都带着激动,爱不释手的摩挲了几下大米;
“捡的啊,嘿嘿,没啥事我走了啊”
李向东随口回了一句,怎么来的,那就留给徐广志自己去猜测吧;
“小李啊,等一会”
行政科有称,徐广志称了一下大米,一共五斤九两,那就算六斤;
供销社现在大米是一毛八一斤,不过不是精白米,而是差一些的糙米,还要票;
徐广志从兜里掏出来了两块五毛钱,提给了李向东:
“来,就当是徐叔从你那买的”
李向东当然不肯收,你想想,你给领导送礼,领导反身把钱给你,这吓人不;
“臭小子,徐叔是老革命了,群众的一针一线那都是不能拿的,你想让徐叔犯错误啊”
李向东最后也没坳过徐广志,乖乖的收了钱;
“向东啊,徐叔还有一个事情,你看..”
徐广志磕磕巴巴的,也没有把话说出来;
李向东立马警觉:
“不是,徐叔,你可别说让我上山给你捡大米去啊,那我可捡不到”
那些大米,他可是要留着换黄金的,那是他以后财富自由的筹码,让他白白贡献出来,坚决不同意;
“你小子,你当徐叔是强盗啊?”
徐广志虽说没日没夜为了钢厂操劳,可他也有老婆孩子;
年中的时候,媳妇又给他生了个孩子,可大约是因为年龄大了,奶水一直不好;
之前还能靠着米汤填补一样,可这两个月,供应里的细粮一粒都不见;
找战友、托朋友,他自己也偷偷去黑市寻摸了好几圈了,难得有这样的精大米;
想到和自己同样情况的姐夫,哎,豁出去这张老脸了:
“向东,这精大米你要是还有,能不能在卖我五斤”
李向东...
他还当什么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