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克黄金,听着挺多的,可在这些高薪的鹰国佬眼中,确实不太够看;
形势就是这么的残酷,组织上能调用了这些金条,在人家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和李向东拿出去的钱,可远远多于这些金条;
不过李向东也没打算继续跟组织要经费,那是他的国家大大,钱少点怎么了;
以后国家强大了,他背靠强壮的靠山,能够赚到的钱,比现在的付出那是多得多;
李向东把肖志杨给的金条放好,捯饬了一下自己,看看表,就又要到了参观的时间了;
考察团这边,货轮的资料,肖志杨昨天已经给了王主任;
他们连夜洗照片,几个大佬,半夜就爬起来看资料了;
有这些资料撑眼皮,这些大佬,都精神抖擞的;
恨不得一天都窝在酒店里,哪也不去,就研究手上的东西;
不过也是因为所有的资料都到手了,肖志杨建议考察团还是保持常态,以免被怀疑;
考察团这边需要继续每天准时准点去参观,肖志杨他们则继续表演的十分焦急,和杰米沟通,要求他兑现承诺,把资料给华国;
大佬们都去准时准点参观去了,李向东这个没人注意的小虾米,也保持常态,继续浑水摸鱼;
船厂讲解人员,还是一如既往的敷衍,天花乱坠说自己产品有多厉害,可为啥厉害,怎么变厉害的,只字不提;
几个大佬都在前边放空,李向东熬了夜,这会都快睡着了;
“我出去一下,晚上回来”
李向东捅了一下王主任的肩膀,小声的告知;
随即也不管王主任同意与否,就溜了出去;
在香江这边时间有限,晚上他还要发力给肖志杨他们画图纸、默写资料;
大好的时光,听那帮人念经,太亏待自己了;
溜出船厂,李向东就坐上了香江常见的双层巴士,直奔谢诗玉兄妹的落脚点;
船厂在郊区,一路上要经过不少江边的荒地,这些荒地上,现在都被盖上了一座一座的小木屋;
那里是从华国那边偷渡过来的人,自己搭建的临时住所;
背井离乡讨生活,大多数人都在社会底层,可再过几十年,自己曾经来的地方,却繁荣昌盛了,幸与不幸,只能时间来评说了;
巴士到站停靠,熙熙攘攘的,一下子又涌上来不少人,很多人虽然尽量的把自己收拾的干净立正,可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是华国那边过来的;
香江现在实行的“抵垒政策”,所谓的垒就是市区,只要这些人能成功到达市区,那么就能领到身份证件;
这辆大巴,就是很多人抵垒的一个重要途径;
司机和大巴上的乘客,显然也是习以为常了,就算有些人浑水摸鱼,根本就没交大巴费,那个大巴司机,也只是象征性的喊了两句:
“交钱,都交车费,不交的下车”
大巴一下子上来的太多人,座位很快就满了,一个中年男人,笔挺的西服,夹着一个公文包,犹豫了一下,还是坐到了李向东旁边的座位上;
“小伙子,从那边来的”
中年西服男坐下来就开始搭讪;
见李向东点头,就开始打开了话茬:
“老家那边好不好,日子能过下去嘛”
李向东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还行,凑合”
“我总惦记着老家的人,梦见他们吃不上喝不上的,小伙子你哪个省的,这是刚过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