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同人类一样,有道德的文明,还是没有道德的文明?”
“居安思危,如果,某一天有外星文明到达地星,那么他们是道德还是不道德,这直接关乎人类文明的生死存亡。”
“是不是很可笑,文明的生死居然要靠敌人的道德标准决定?”
“因为对方能在人类观测到他们之前到达地星,说明其科技水平不是人类所能够衡量的。”
“突然降临的外星人是如同父母一般慈祥,手把手指引着人类向前行走。或者像有些科幻作品中那样,与人类发生情感演绎一段爱情故事。还是说如同恶魔降世,文明发展等级低下的人类,在他们看来是绝佳的掠夺对象,将资源洗劫一空,将文明随手毁灭?”
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人可以回答。
“人类文明所信奉的道德准则放到宇宙中可能屁都不是。”
“所以,我们不能把人类文明的未来寄托在石头能不能被控制,不能寄托在外星人到了之后道不道德,这种选择权不在自己手中的问题上。”
“及时向宇宙中散播文明的种子,实行火种计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甚至,葛杰提议在自己带着火种计划的飞船离开后,人类联邦可以继续建造新的火种计划飞船,将人类文明播种到宇宙中各个角落。
会议结束。
火种计划作为人类的长期计划,改名为蒲公英计划。
葛杰任职第一期蒲公英计划总指挥,主持建造第一艘适合于星际远航的反重力宇宙飞船:希望号。
“葛杰,所以现在你算是被平反了,对吧?”
酒馆中,赵作明颇为感慨地说道。
葛杰微微点头,“其实也不算平反,我之所以能够自由行走,是因为联邦主席先生签了特赦令,而不是平冤昭雪。”
“对我来说,这其实不重要。”
“听说在我出事后,你被调查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才被安排到联邦科学院化工材料组工作。”
“不过,看这样子,你似乎没有去上班?”
赵作明哈哈一笑,又灌了一大口酒,接着说道:“我辞职了。”
“如今化工材料组的那帮家伙,一个劲儿盯着石头那边透露过来的,以及从硅族那边的一些材料上获取的信息进行研究。”
“我一点兴趣都没有。”
葛杰微微点头表示理解。
其实化工材料,尤其是特种材料的研制,除了不断的实验和偶然的机会之外,更多的是依赖于数学计算和理化分析,还有基于目标的倒推。
赵作明是一个思维活跃的人,他喜欢那些有挑战性,有想法的研究。
并不喜欢对现有的物质进行分析成分,然后按部就班的合成。
这一点上,到和葛杰有共同的地方。或许这也是两人之所以能够跨越年龄成为朋友的原因之一。
“那你今后打算怎么办?”
“跟着你呀!走出地球,走向星辰大海!为人类文明的播种,贡献余生!”
《地星危机》第一卷:圈养文明,完
—我—是—分—割—线—
第二卷:光年之外
新纪元第11年,公元2163年,人类改良自火种计划的蒲公英计划,第一期执行飞船希望号建造完毕。
“真的好壮观啊···”
面对希望号巨大的船体,小团长大了嘴巴忍不住赞叹。
“F511号驾驶员,请规范驾驶,不要走神。”
耳麦传来智能辅助系统的磁性声音,小团连忙收敛心神,目光从巡天舰的玄窗移开。
四年前考入火星大学,小团根本不理任何人的劝阻,依然选择基本都是纯爷们报考的专业:星际战机驾驶员!
这是小团毕业后第一次执行任务,目标是将火星建造的机动星际战机-巡天舰开到希望号的泊机位,然后为人类蒲公英计划服务,跟随指挥官葛杰先生,护送人类基因库前往遥远的罗斯128b。
将人类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哪里。
罗斯128b是早在2017年11月,由欧洲科学家利用南方天文台上的行星“捕手”设备,发现的一颗新系外行星,其距离地球仅11光年,温度介于零下60摄氏度到20摄氏度之间。
是目前已知的所有类地行星中,距离地星最近的一颗。
根据观测,其星球表面的条件基本符合人类生存的条件,也许稍微冷了点,但问题并不大,人类有信心也有技术提升其大气温度。
在人类蒲公英计划总设计中,还有开普勒,格利泽等多处类地行星列入播种目的地,此后将由地星人类联邦不定期发射宇宙飞船,执行播种任务。
这是在新纪元第二届联邦主席郑磐的推动下促成的。
小团自打断腿重生,整个人再不复从前的模样,仿佛一夜之间成熟,虽说自打那时遗留的不与人交朋友的毛病到现在还没治好。同龄的战友伙伴早都探过两三个对象了,而她至今单身。
但小团的学习从来没有落下,第1名的成绩并非家常便饭,而是从来都没有让给过别人。
就算在大学期间,面对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都比自己强不少的男同学,她依然在训练中每次取得第一名的成绩。
所以才会有很多老师和同学劝她留下来为人类联邦服务。
小团选择了拒绝,因为那害死自己父母、亲朋好友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的罪魁祸首,如今依然逍遥在这个世界上。
她早就听说了,蒲公英计划指挥官葛杰先生坚持认为应该处死对方。
虽然没有成功,但小团还是决定跟着他···
人类联邦中,那些支持留存石头的同胞,她一点儿都不喜欢。
只有想着指挥官葛杰的时候,记忆中消失在黑球下的大哥哥才会出现,对着自己笑···
很快,小团驾驶的巡天舰就泊入了希望号港湾,之后根据战斗辅助系统的指示,小团迅速前往集合地点与其他战斗人员集合,等候希望后飞船起飞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