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易介绍完前奏后,身后的屏幕展示出了这次发布会的主题 —— 鸿康智能手机 F1。
“这次我们经过了一年的沉淀和研究,打造出一款我们内部都认为极其出色的手机,我们将它命名为鸿康 F1。”
“那么我们鸿康手机 F1 究竟是凭借什么在我们内部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
萧易点击了一下控制器,身旁的屏幕切换到了下一页,标题为 “极致的性能”。
“我还记得我们发布第一台手机 K1 的时候,用户们反馈,手机非常好用、流畅,功能也很实用,就是性能稍弱了些,玩大型游戏或者打开多个软件时会卡顿。”
“但身为一款千元价位的 K1,使用高同 625 处理器已是我们测试后的最佳选择,毕竟在这个价位能选用的处理器其实就那么几款,经过我们的各类测试,最终选定了 625 处理器,这是一款兼具性能与功耗的中端芯片。”
“这也让我们的 K1 手机持续热销,在其他中端手机有用户反馈卡顿、发热或者续航不佳的时候,我们的 K1 手机依旧能保持性能与功耗的稳定。”
“不过高端手机与中端手机不同,中端手机还有较多选择余地,高端手机能选用的处理器就那么一款,我们之前测试过高同的 821 处理器,性能固然强大,但功耗也偏高,所以我们一直在纠结。”
“时至今日,我们终于觅得一款极为合适的处理器,它就是高同最新研发的 835 处理器,凭借我们半年多的努力以及 K1 的成功,我们在 2 月份成功签下了这款芯片的采购合同。”
“那么这款处理器相比前一代有何区别呢?”
萧易身后的大屏幕此时显示出了高同 835 和 820 的对比。
“首先在制造工艺上,835 处理器从上一代的 14nm 升级到了 10nm,经我们测试,综合性能提升了约 30%,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功耗降低了 30%。”
“这就意味着这款处理器在发挥更强大性能的同时,发热和耗电相较于上一代都有所减少,非常契合我们想要兼顾性能与功耗的需求。”
“从我们测试的情况来看,目前的主流游戏都能完全展现出它们的全部特效与画质,并且在此基础上,我们机身温度还能控制在 40 度以内。”
“倘若不玩这些大型手机游戏,普通日常使用基本不会察觉到发热。”
萧易身后的展示屏还展示着鸿康手机的游戏测试内容以及日常使用温度。
“性能如此强大的手机,其他方面自然也不能逊色,配置必须拉满,不然怎能称作我们的旗舰呢?”
“采用 5.5 英寸分辨率 1920×1080 像素高清屏幕,全金属机身,正面 2.5D 玻璃,高度 146 毫米,宽度 70 毫米,厚度 7.35 毫米,重量 170 克。”
“这个时候想必有些用户会心生疑惑,不对啊,这个高度和宽度,不是 5.2 寸手机的尺寸吗,怎么会是 5.5 寸呢?”
“因为我们把手机边框做得更窄了,所以在拥有 5.5 寸屏幕的同时,具备了 5.2 寸手机的握持手感,这也是我们在屏幕设计上的一种探索。”
“我们研发团队曾探讨过,能否在同样尺寸的手机上搭载更大的屏幕,这样既能兼顾手感,又能获得更佳的视觉体验。”
“据我们测算,当前市场上的手机屏幕占据整个手机正面面积大致在 70% - 80% 之间,那不是还有 20% 多的空间可供利用吗?倘若我们将这些空间充分利用起来,是不是就能兼顾手感与尺寸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