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就贫了
人如果太清高,就会远离财和官(名利)。财和官代表世俗的名利,太清高就不接地气,难以与外界交流和融合。
之前有几个职场咨询案例,咨询者对上级的评价是,上级在领导面前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对下属则横行霸道;而她们对自己的评价是高冷、不合群,不愿意讨好任何人,与领导气场不合。前者世俗,所以能做领导;后者清高,在职场中显得格格不入,处于不利地位。
实际上,能赚钱或工作能力强的人大多比较世俗,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大概率如此。因为如果一个人不世俗,就会与社会格格不入,难以与人交流,做成事情的难度也会增加。大部分人都是世俗的,如果你太清高,就会显得与众不同,在职场中这种“与众不同”会让你不合群,大家不愿意靠近你,除非你能力强到无需看他人脸色,或者做自媒体需要彰显个性,否则清高会让你在职场中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境地。
人一旦太清高,就容易与财、官(名利)无缘,因为名利本就是世俗的。比如“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看似有道理,即人与人之间不能走得太近,太近容易说话做事失分寸,但不完全正确。平淡的关系虽然容易长久,但如果缺乏实际的价值互换或精神交流,关系就无法深入,难以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从世俗角度看,价值交换、精神交流、情绪价值交换等看似俗气,但如果没有这些,关系就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推进。
在职场中,尤其是做业务时,有时需要一些世俗的行为,如拍马屁、说漂亮话、喝酒、娱乐、送礼等,这些都是人情世故。中国是非常重视人情世故的国家,如果你太“清”,就无法与人推进关系,因为没有实质性的东西与他人建立链接。所以,想要自己发展得更好,就要适当世俗,只有这样才能接近财官(名利),与别人建立链接和交流。
成年人要现实点
“现实”可不是个贬义词,它能帮我们把那些不合适的人筛掉,像那些想免费把你当工具使的人。好多人就是因为不够“现实”,又拉不下脸,又顾忌关系,最后成了别人的工具人,一边觉得委屈,一边还埋怨别人,说到底就是自己软弱。
有人嘴上说喜欢你、认同你,可实际上啥都没付出过,也没支持过你的工作或业务,这种喜欢根本不靠谱。甚至有些人就想用这种口头的喜欢占你便宜、浪费你的时间,还没打算跟你有更深的交往,这种时候你可别当真。成年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别对这种低成本的花言巧语太当真。
一个成熟的成年人,要是想有高质量的社交,就得学会带着价值和别人交换,而不是老想着攀关系、套近乎,动不动就请人吃饭,这其实没多大实际意义。比你优秀、珍惜时间的人,才不会为了吃你一顿饭就浪费自己的时间呢,因为这成本太高了。
要是遇到比自己优秀、自己又想认识或者喜欢的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给对方实实在在的好处,真诚就是最大的诚意,千万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因为段位比你高的人,智商肯定不会比你低,真诚才是你最大的优势。
对人太好,反而容易被背叛
如果你总是单方面地对一个人好,没有那种相互的良性互动,只会激发对方人性里的贪婪,让他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没了分寸感,变得得寸进尺。别以为你帮过的人就一定会感激你、值得你信任,事实恰恰相反,得到好处的那一方,在撕破脸之前,没必要对你展现他真实的人品,所以十有八九是不能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