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好学不如不学
有好的偏印配置,会在某个领域、技能或事情上专心钻研,在小众领域获得一定话语权和影响力。
要是正印、偏印混杂,或者偏印组合不好,就容易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这个懂一点,那个懂一点,看似好学、上进,可要是最后没聚焦到一件事上,那学的很多东西看似提升修养,其实只是消遣,和提升自身能力、生存能力没什么关系。
人走出校园,就要少点消费思维,早点摆脱学生思维。学生思维就是不停地学习、考证,一直处于学习状态,却没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实际行动,去帮别人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这种努力更多只是在精神上安慰自己。
要是学习不能让自己变强、提升赚钱能力,那付出的时间、金钱都属于消费思维。人要想真正成长,就别在和赚钱无关的人和事上浪费精力。没有实际行动和心性的磨练,很难真正成长,也得不到宝贵经验和回报。
女孩想要高级,身份感必不可少
情商高是件好事,可要是把握不好分寸,反而会降低自己的价值。要是希望别人尊重你以及你的职业,就得找准自己的身份感,明确自己的位置。
要是你不想和某个异性发展出暧昧关系,就别轻易示弱或者撒娇,别给对方一种小女孩的感觉,不管是说话做事还是聊天内容,都得注意。很多人在情商方面把握不好度,就容易让一些没分寸的人越过边界,冒犯到自己。
特别是自己做生意的女生,和异性交流时,展示自己的价值就好,别释放魅力。展示价值,对方会尊重你;要是释放魅力,他们不仅会想入非非,还可能借着做生意的由头占你便宜。
很多时候,要是弄不清自己的身份,别人就很难尊重你。身份感是可以培养的,你传递什么情绪和信息,别人就会给你相应的定位。老板就得有老板的样子,老师就得有老师的范儿。要是没有身份感,就算你在交流中表现得很专业,对方也会凭主观给你下定义。比如老板太亲和,总跟员工打成一片,员工可能就会缺少敬畏之心,这对公司管理可没好处。
就像我是咨询师,很多客户比我年长,甚至和我父母年龄相仿,他们在各自行业有不错的成就,阅历也比我丰富。但我不能因为他们有比我强的地方就畏缩,不然很难赢得信任。
很多时候,称呼对方为某姐、某总,看似礼貌、情商高,但从专业角度看并不恰当,这会模糊身份感。当他们向我咨询时,在我的专业领域,我是主导者,他们是寻求帮助的一方。要是我把自己的位置弄反了,就会变得被动。人们往往会从主观角度判断,在严肃场合,就得表现得严肃、专业,这样别人才会尊重你的身份、工作和价值。
情商和礼貌固然重要,但要把握好度,不然就会降低自身价值,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有些销售人员很高冷,但业绩很好,就是因为她更懂把握人性。人性就是这样,你对别人客气,别人不一定会同样对你客气。
在不同场合,人们要有不同的姿态和身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