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母笑意盈盈,眼神中满是慈爱,接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口,随后将一个沉甸甸的红包放在茶盘上,说道:“玉瑶啊,从今日起,你就是苏家的媳妇了。苏家门风淳朴,只盼你与御儿夫妻和睦,往后的日子和和美美。”
沈玉瑶接过红包,再次拜谢,心中暖烘烘的。苏母的和蔼可亲让她原本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不少。
接着,沈玉瑶走到苏家大嫂面前。大嫂为人爽朗,性格直快,平日里在府中操持诸多事务,是个极为能干的女子。她笑着拉过沈玉瑶的手,说道:“弟妹,快别这么见外。以后咱就是一家人,有啥事儿尽管跟大嫂说。”沈玉瑶笑着点头,奉上茶,大嫂一饮而尽,也给了她一个红包,还打趣道:“弟妹这模样,一看就是个有福的,往后定能和御弟恩恩爱爱。”
给二嫂敬茶时,二嫂温柔地看着沈玉瑶,接过茶说道:“弟妹,你初来乍到,若有什么不懂不习惯的,尽管问我。咱们妯娌之间,可别生分了。”二嫂向来心思细腻,说话轻声细语,让人如沐春风。沈玉瑶感受到二嫂的真诚,心中对这个家又多了几分归属感。
最后,轮到了大姑姐。大姑姐苏妙龄是个才情出众的女子,平日里喜好诗词书画,性格洒脱不羁。她接过茶,细细品了一口,说道:“弟妹这茶,泡得恰到好处,香韵悠长,正如弟妹给人的感觉,温婉中带着独特的韵味。”说着,也递给沈玉瑶一份厚礼,笑着说:“往后,咱们姐妹可要多亲近,我还盼着能和弟妹一起谈诗论画呢。”
敬茶仪式结束后,众人围坐在一起闲聊。苏母拉着沈玉瑶的手,关切地询问她昨晚睡得可好,府中的饮食是否合口味。沈玉瑶一一作答,言辞间满是谦逊与感激。
大嫂则在一旁分享着自己初入苏家时的趣事,逗得众人哈哈大笑。“想当年我刚嫁进来,连厨房门都摸不着,闹了不少笑话。有一回,想给你大哥做顿好吃的,结果把盐当成了糖,那菜的味道,简直没法形容。”大嫂边说边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二嫂也跟着回忆道:“我记得我第一次给婆婆请安时,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婆婆还一直安慰我,让我别拘束。咱们苏家,向来都是和和睦睦的,弟妹你可别见外。”
大姑姐苏妙龄兴致勃勃地说起自己近日读到的一本好书:“弟妹,我最近读了一本诗词集,里面的诗词写得精妙绝伦。其中有一首描写春日的诗,‘春风如醇酒,着物物不知’,短短十个字,就将春风的轻柔与万物在春风中悄然生长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改日,咱们一起研读研读。”
沈玉瑶认真地听着,时而微笑点头,时而参与讨论。她发现,苏家人果然都极好相处,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却又都对她这个新媳妇关怀备至。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归属感。
不知不觉,已近晌午。苏母说道:“今日玉瑶初来,咱们一家人难得聚得这么齐,就在这正厅用膳吧。”众人纷纷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