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成也梁山泊、败也梁山泊。
想要一口气解决梁山泊的问题倒也简单,只需将附近几处河流的水引过来便是,也就是决堤黄河之水。
此处整体地势较低,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其淹掉,梁山泊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不过此法有伤天和,一般人自然是不敢下这个决定的。
因为淹了梁山泊的同时,附近十余个县恐怕也难逃此劫。
这么大一片地方,不说有百万人,但至少八十万人是有的,足以在史书上遗臭万年。
当然了,他司马懿对此是不怎么在乎的,不过如今的他也不需要来操这个闲心了,一切出发点皆基于立场。
不多时,司马懿告别二位还对他依依不舍的水军头领,就要准备离开了。
总的来说,对待这些水军头领的方式较为简单,对于他司马懿而言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同时司马懿对此也比较顺心,与这些人交谈确实畅快,无需费脑子的多想,也算是不一样的体验。
可还没走两步呢,就见道路前方走来几人。
而且为首那人,看着身影还挺熟悉。
待见到那人拿着羽扇后,方才确定,来人不是吴用又是谁呢。
司马懿有感疑惑,吴用怎么在这个时候到这里来了,难道是出什么事情来了吗。
在一阵施礼之后,司马懿先是询问其来意。
吴用表示,没事前来随便转转,既然恰巧遇到了曹军师,那便一同上山吧。
司马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继而并肩朝着山上而去,其余众人则是远远吊在后方一路跟着。
不用说,定是有事要说,而且必定是与宋江有着紧密关系的事情。
二人走在山野道路上,先是一阵无言与沉默。
很快,吴用摇晃着手中羽扇,率先出声说道。
将关于朝廷准备招安梁山泊一事说了出来,并且着重表示,公明哥哥立马就要将此消息传遍整个梁山泊。
与此同时,还吩咐相关头领们,做好迎接朝廷大使的准备。
“曹军师,不知你如何看待此事?”
司马懿在听完吴用简单而又明了的述说后,先是沉默思索了一会儿。
该说不说,这招安之事,要比他想象中的要来得快许多。
还有就是宋江对于此次招安的态度,他表现得太过于积极了,积极得难以想象,这可不是好事情。
同时司马懿还有看出,这个吴用对于此事是较为理智的,完全不像宋江那般急迫。
而吴用之所以支持招安,也并非是对朝廷忠心,又或者是愿意为朝廷、为天下做多少事情。
恐怕更多的还是因为,招安本就是梁山泊未来最好的选择。
吴用只是做出了一个最有利于梁山泊的选择,从此亦可看出吴用之本性。
不安分,有着雄心壮志,渴望做一番大事。
无奈吴用他出身太过低微,曾经仅仅只是一位村落中的私塾先生。
这也造就了他善用阴险之计,做事毫无底线的习惯。
而这样的人,往往都拥有着复杂多变的性格。
原则与道德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根本就毫无约束,一切行为皆看立场与利益。
司马懿可太了解这样的人了,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他本身也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