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请诸君制裁。”
待话音落下,船头便传来一道整齐的声音,“若失败,我等必提头来见。”
“好,出发吧,等你们的好消息。”
“是,出发!”
待这只大船也消失在黑夜之中后,吴用也站起身来,缓缓走到依旧站在岸边的曹懿身旁。
他同样看着运河远方,轻声说道:“曹参将,听说朝廷那边有大事发生?”
司马懿点了点头,应声说道:“不错,刚刚收到朱贵传来的消息。”
“蔡京辞相,杨戬病死,近期的朝堂上定然会有很大的官员变动。”
吴用闻言,若有所思的接着说道:“所以曹参将你才选择在这个时间开始行事?”
“正是。”
吴用又问道:“那不知蔡京辞相,杨戬病死之事,对于我梁山军而言,是好是坏?”
司马懿站在那儿,背着双手,平声应道:“凡事有好有坏。”
“蔡京虽奸,但本事确实不小,有他的存在,宋廷各部尚能正常行事”
“如今蔡京辞相,而天子昏聩,只知享乐,如此下去,即便外部无事,内部也必生大乱。”
他说到天子昏聩的时候,语气稍微挺停顿了一些。
实际上在他看来,如今天子不但不昏聩,甚至还十分聪明,就连制衡之道也有一手。
像蔡京、童贯之流,看似有权臣之相,但最终还是说上就上,说下就下,一些些的暗示就能让蔡京主动辞相,一点也不会存在被架空的问题。
然而也正是这些看似举止聪明的皇帝,往往就最能折腾。
不怕皇帝昏聩,就怕皇帝昏聩又聪明。
吴用站在身旁,轻声问道:“那不知曹参将以为,下一任宰相会是何人?”
其实关于这些朝中之事,他并不是很懂。
涉及到的官员品级越高,他就越感未知,因为这些事物距离他着实太远,想懂也没有机会。
而人对于未知的东西,总会感到恐惧。
所以他心中就有些好奇,为什么这曹参将对于朝中的事情会如此了解,明明都没有在朝为官的经历,最多也就是偶然得到些人脉罢了。
不过这个问题,他是永远也不会问出口的。
司马懿随口应道:“若不出意外的话,应当就是王黼了。”
“王黼?”
吴用听后,若有所思的说道:“我听说这王黼较为年轻,素有功绩,行事利落,升官极快,若是此人为相的话........”
现在的他当然已经知道,曹懿在朝中最大的靠山,就是这王黼了。
按理来说是好事情,他刚才甚至都准备好恭喜曹参将了。
可是看这曹懿的神情,似乎并没有任何喜悦之感。
难道这其中是有什么变故不成,故而如此说道。
司马懿哪能听不出来吴用言语中的试探之意,他知道吴用是在担忧。
待沉默片刻后,司马懿转过身来看向吴用。
拍着吴用的臂膀,平声说道:“学究不必担忧,懿今日断言。”
“待那王黼任相之后,朝堂之上将会变得更加黑暗与浑浊,王黼底蕴不足,根本承受不住位高权重所带来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