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时垂下眸子,问:“那我是外人吗?”
魏衡彻底败下阵来:“是内人,行了吧,喝一口,再过十里,孤给你买果脯,嗯?”
楚时接过碗,借碗遮掩,轻轻扬唇,魏衡……给了他不一样的感觉。
确定他喝完,他这才不吝夸奖一番,偷香一记。
魏衡离开后,楚时继续看书。
青衣若要做官,全靠有威望者考察,推举,学子若是想得到赏识,多半是写一篇文章,找一个“巧合”,投给心中敬重大儒,若得赏识,便平步青云。
中原内外,以家族宗亲领姓而聚,察举者多照顾家族后辈,或以人情换之,无背景靠山的才子多求报无门。
后十年,学子将投文章的对象改成了皇族,或地位高崇者,这种人一般权利大,地位高,手中察举的名额多,就算往上走的名额分给了家中后辈。
文章若得赏识,也有被提拔的机会。
有时得到的赏识,甚至超过州县长官察举所得。
故而引来众多学子趋之若鹜。
学子意得满腹经纶,多傲骨,瞧不上趋炎附势之辈,同辈学子中多有不同论调者,后学者分为两大学派,一派投石问路,一派孤芳自赏。
魏衡一进去万崇关,往崇关城内走,半道上便被围了,车马难行,吵吵哄哄,眼看着楚时就要被吵醒,他只能放开搂着美人的手。
大步离开马车。
打开车门时,魏太子变脸似的收起脸上阴沉,装作亲民些。
魏太子不喜儒书,更不喜繁文缛节下辞藻华丽,不切实际的文章。
曾因被人当街投文章怒而呵斥,责其墨守成规,陈词滥调,上不得台面,下不救黎民,荒谬之言,滥竽充数。
其年太子被弹劾的文书堆满了一整个偏殿,皇帝整整斥责了十几次,打了十多回,这才平息众怒。
从那之后,太子再未对青衣学子露出不满,投的文章来者不拒,也会从中挑选有才能者,丢给尚书台。
令其择优而用。
钱世成坐在楚时身后的马车中,听闻学子前来投文章,便打开马车,在马车门口放了一张小案,供学子们放文章。
所遇文章亮眼,还会批注点评一二。
钱老与当朝太傅师出同门,未投身魏衡门下,便是一方大儒,以点评文章犀利着称,与吴国乔平胜并称二圣。
一路收到魏衡落脚的府邸,马车停下,侍卫打开马车门,奴隶趴在桌下做脚踏,魏衡快走两步,扶住楚时,将人从马车上抱下。
凉风吹过,楚时猝不及防吸了一大口,便觉喉咙发痒,没忍住低咳了两声。
本想将人放下的魏衡收紧手臂,抱着人大步往里走。
楚时抓着他的手臂,耳廓通红:“放我下来,我自己走。”
魏衡嘲笑他:“等你那乌龟速度爬进去,这些天喝的药便白瞎了,孤用了多少天材地宝,总不能浪费。”
楚时抿着唇,格外不喜这话,他扣紧手,漂亮的眼眸微扬。
给他一个教训。
魏衡挑眉:“不错,还知道抓紧。”
楚时:“……”
他在教训他!才不是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