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柏宇轩站在县衙前,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光。
历时两年,户籍整顿终于大功告成!
厚厚的户籍册整齐地码放在桌案上,每一页都代表着秩序与繁荣。
他长舒一口气,这两年来的辛劳,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欣慰的笑容。
百姓们聚集在县衙外,欢呼声震耳欲聋,他们将柏宇轩高高抛起,表达着对这位年轻县令的敬仰之情。
朝廷的嘉奖也随之而来,圣旨宣读完毕,柏宇轩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但他心中清楚,这只是开始。
人群中,南诗雅激动地注视着柏宇轩,眼眶微微泛红。
她拨开人群,飞奔到柏宇轩面前,一把扑进他的怀中。
“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南诗雅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喜悦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柏宇轩紧紧地抱着她,感受着她的体温,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没有南诗雅的支持和陪伴,他不可能走到今天。
夜深人静,书房里,柏宇轩独自一人站在地图前,目光落在城外蜿蜒的河流上。
他轻轻抚摸着地图上河流的走向,眉头紧锁。
“接下来,就是它了……”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光芒。
突然,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打破了书房的寂静。
“大人,门外有人求见,说是……从京城来的。”
柏宇轩推开书房的门,只见一位风尘仆仆的信使躬身行礼,双手呈上一封盖着鲜红印章的信函。
“八百里加急!大人,京城来信!”信使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显然一路奔波劳累。
柏宇轩接过信函,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的喜悦渐渐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
信中,朝廷对柏宇轩的户籍整顿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将其推广至全国各地,一时间,柏宇轩之名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官员效仿的楷模。
这份荣耀,无疑是对柏宇轩两年辛劳的最好回报。
然而,信中还提到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各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加之近期气候异常,多地爆发洪涝灾害,民不聊生。
朝廷急需一位精明强干的官员前往灾区,主持水利修复工作。
柏宇轩深知兹事体大,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向朝廷请缨,愿前往灾区,为百姓解困。
朝廷欣然应允,并拨下专款,以供水利修复之用。
南诗雅得知柏宇轩的决定后,心中虽有不舍,却也明白他的责任所在。
她默默地为柏宇轩收拾行囊,为他缝制新的衣裳,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鼓励。
临行前,南诗雅将一枚亲手绣制的香囊递给柏宇轩,轻声道:“平安归来。”柏宇轩紧紧地握着香囊,感受着南诗雅的温情,心中充满了力量。
出发之日,百姓们自发前来送行,他们依依不舍地望着柏宇轩远去的背影,眼中充满了感激和期盼。
柏宇轩站在马车上,看着渐渐远去的城池,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到达灾区后,柏宇轩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他走访灾民,勘察地形,制定方案,夜以继日地工作,仿佛不知疲倦。
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柏宇轩猛地站起身,脸色铁青,手中的账册掉落在地上。
“怎么会这样……”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