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重建后,欣欣向荣之景并未持续太久。
京城突如其来的一纸考核评估公文,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柏宇轩心中燃烧的希望之火。
考核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突然,让他始料未及。
更让他不安的是,一股针对学府的暗流开始涌动,恶意谣言如同毒蛇般在清河县的大街小巷蔓延开来。
“听说了吗?这新学府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都是装样子给上面看的!”茶馆里,一个獐头鼠目的男子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
“可不是嘛!我听说他们用的那些新教材,都是些歪门邪道,把孩子都教坏了!”另一个妇人附和道,语气里充满了担忧。
类似的流言蜚语在城中迅速传播,学府的风评急转直下。
百姓们原本对新学府充满了期待,如今却开始怀疑,甚至抵触。
柏宇轩敏锐地察觉到,这并非普通的流言,而是有人在背后蓄意操纵,目的就是为了破坏学府的考核,让他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他知道,这场考核不仅仅是对学府的检验,更是对他个人的考验。
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这些谣言,考核失败将导致之前的整顿成果大打折扣,他将失去所有人的信任。
时间紧迫,压力如山,柏宇轩感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他立刻召集了南诗雅、孙新教师等心腹,商讨对策。
“诗雅,你立刻去调查这些谣言的源头,务必找到幕后黑手。”柏宇轩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南诗雅领命而去,她聪慧狡黠,擅长收集情报,柏宇轩相信她一定能查出真相。
与此同时,柏宇轩也开始着手稳定人心。
他亲自走访学生家长,耐心解释学府的教学理念和改革措施,消除他们的疑虑。
他还组织学生进行公开课展示,让百姓们亲眼见证学府的教学成果,粉碎谣言的攻击。
然而,事情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谣言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更加恶毒的版本,直指柏宇轩贪污受贿,中饱私囊。
学府的声誉岌岌可危,考核迫在眉睫,柏宇轩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将他紧紧包围。
深夜,书房里灯火通明,柏宇轩独自一人坐在桌前,眉头紧锁。
他翻阅着收集到的情报,试图找出其中的蛛丝马迹。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个不起眼的名字上——周学府元老。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
他猛地站起身,喃喃自语道:“难道……是他?”
柏宇轩彻夜未眠,周学府元老这个名字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想起这位元老在学府整顿之初的强烈反对,以及之后看似妥协却暗藏不满的眼神。
直觉告诉他,这次的谣言事件与周元老脱不了干系。
黎明时分,南诗雅回来了,带回了确凿的证据。
周元老暗中联络了一些对学府整顿不满的旧势力,散布谣言,煽动百姓情绪,目的就是为了阻止学府的继续发展,让柏宇轩的努力功亏一篑。
“果然是他!”柏宇轩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但他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
他知道,与周元老正面冲突只会激化矛盾,对学府的考核更加不利。
他需要一个更巧妙的办法,既能破除谣言,又能让周元老的阴谋无法得逞。
柏宇轩没有直接去反驳那些谣言,他找到了李学生头目。
“李头,现在学府有难,需要你们出一份力。”柏宇轩开门见山,语气郑重。
李学生头目曾经是学府里拉帮结派的问题学生,但在柏宇轩的引导下,他已经开始转变,对学府也逐渐有了归属感。
“柏大人,您尽管吩咐,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李学生头目拍着胸脯保证。
柏宇轩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李学生头目,让他带领学生们收集学府整顿后的真实成果资料,包括学生们的学习进步、教师的教学创新、以及学府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等等,并制作成公开的展示,让所有人亲眼见证学府的进步。
李学生头目领命而去,迅速组织学生们行动起来。
他们走访每一位学生和家长,收集他们的真实感受和评价;他们记录下每一堂精彩的课程,展现教师们的教学风采;他们整理出学府的规章制度,证明学府的管理规范有序。
时间一天天过去,考核的日子越来越近,城中的谣言依旧没有停息。
周元老和他的同党们更加猖狂,他们甚至散布谣言说柏宇轩收买了考核官员,试图蒙混过关。
就在这时,学府的大门缓缓打开,李学生头目带领着学生们走了出来,他们手中拿着精心制作的展板,上面记录着学府整顿后的点点滴滴,每一个数据,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力量,都闪耀着真相的光芒。
他们来到城中最热闹的广场,将展板一一摆放开来,吸引了无数百姓的目光。
人们纷纷驻足观看,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