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宇轩推行科举改革的消息一出,朝野震动。
新增的算学、工程、农学等实用学科,对那些死读经书的传统士子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
暗流涌动间,一股强大的阻力正在酝酿。
丞相府邸,灯火通明。
几位老臣围坐一堂,脸色阴沉。
“这摄政王,真是欺人太甚!竟敢如此轻视我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怒气冲冲地说道。
丞相捋了捋胡须,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莫急,老夫已有对策。这次科举,定要让他颜面扫地!”
一份篡改后的考题悄然送到了考官手中,其中夹杂着偏难怪僻的经义解释,以及早已被淘汰的古文,实用学科的内容则被大幅削减,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
同时,大笔的银两也流入了这些考官的口袋。
一切安排妥当,只等科举考试开始,给柏宇轩致命一击。
然而,这一切都逃不过柏宇轩的眼睛。
他早已在暗中布下眼线,丞相府中的一举一动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距离科举考试仅剩三天,时间紧迫,柏宇轩却依旧神色从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回到王府,南诗雅见他回来,连忙上前问道:“夫君,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吗?”柏宇轩微微一笑,握住她的手,眼神中充满了自信。
“一切尽在掌握。这群老狐狸,以为能瞒天过海,却不知早已落入我的圈套。”
他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白纸,提笔写下几个字——“引蛇出洞”。
南诗雅研墨,静静地站在他身旁,看着他运筹帷幄,心中充满了敬佩。
柏宇轩放下笔,看向南诗雅,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
“诗雅,好戏,就要开始了……”他拿起一枚棋子,轻轻地放在棋盘上,“第一步……”
科举考试当天,气氛凝重。
考生们鱼贯入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紧张和期待。
高台上,皇帝端坐中央,柏宇轩则立于一旁,目光如炬,扫视着全场。
就在这时,柏宇轩突然向前一步,朗声道:“启禀陛下,臣有重要事情禀报!”
皇帝微微颔首,示意他说下去。
柏宇轩环视一周,声音洪亮:“此次科举,有人暗中篡改考题,徇私舞弊,意图扰乱朝纲!”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考生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而那些参与阴谋的官员则脸色煞白,冷汗涔涔。
柏宇轩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臣已掌握确凿证据,请陛下明察!” 他命人将事先准备好的证据呈上,其中包括被买通的考官名单、篡改后的考题以及行贿受贿的账簿。
证据确凿,不容抵赖。
皇帝勃然大怒,下令将涉案官员当场拿下。
丞相府中,几位老臣得到消息,如遭雷击。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柏宇轩竟然早有准备,将他们的阴谋彻底粉碎。
“怎么会这样?他怎么可能知道?”丞相瘫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绝望。
科举改革得以顺利进行,新的考题公正严明,注重实用技能。
考试结束后,一批真正有才华的年轻人脱颖而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些人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出现,为国家注入了新的活力。
几年之后,国家在商业、科技、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
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
皇帝在宫中设宴,为柏宇轩庆功。
宴会上,柏宇轩身着华服,站在大殿中央,接受着文武百官的朝拜。
他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满足。
他环视四周,目光最终落在南诗雅身上。
南诗雅巧笑嫣然,眼波流转,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庆功宴结束后,夜深人静,柏宇轩独自一人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突然涌起一丝不安。
“诗雅,帮我倒杯茶。”他轻声说道。
身后却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恐怕,你没这个机会了……”
寒光一闪,一柄匕首从黑暗中刺出,直取柏宇轩的后心。
千钧一发之际,柏宇轩侧身闪过,匕首贴着他的衣衫划过,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保护王爷!”侍卫们大喊着冲了上来,将柏宇轩团团围住。
书房内顿时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