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捧上的密信,如同一道惊雷,炸响在柏宇轩心头。
信上赫然写着,他主动请求监督权力的行为被朝中一些势力恶意解读为“欲盖弥彰,图谋不轨”。
他自嘲一笑,一心为国,殚精竭虑,到头来却落得如此骂名。
“他们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南诗雅秀眉紧蹙,怒火在眼中燃烧。
柏宇轩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
他明白,此刻的愤怒无济于事,唯有行动才能破局。
他走到窗前,推开窗,任凭冷风吹拂脸庞,思绪却如闪电般飞速运转。
现代社会的种种案例在他脑海中闪过,他想起舆论的力量,想起真相的重要性。
“诗雅,”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反击!”
他唤来心腹,密室议事。
“大人,如今朝中风声鹤唳,那些人摆明了要置您于死地。”一位谋士忧心忡忡地说道。
“怕什么!身正不怕影子斜!”另一位武将怒目圆睁,拍案而起,“大人,只要您一声令下,末将愿率兵清剿这些奸佞小人!” 柏宇轩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缓缓道:“刀兵相见并非上策,我们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他将心中早已拟定的计划娓娓道来,众人听后,皆是心悦诚服。
接下来的几日,京城内外暗流涌动。
先是坊间开始流传一些官员贪污受贿的传闻,紧接着,朝堂上也出现了一些匿名举报信,信中详细列举了这些官员的罪证。
这些官员正是弹劾柏宇轩的主力军。
一时间,朝野震动,民众哗然。
那些原本气势汹汹的弹劾者,此刻却一个个如同霜打的茄子,蔫头耷脑,不敢再发一言。
“看来,好戏才刚刚开始……” 柏宇轩站在书房窗前,望着远方,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侍卫慌忙来报:“大人,不好了!……”
侍卫慌忙来报:“大人,不好了!南疆八百里加急战报!南疆……南疆告急!”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柏宇轩原本胜券在握的微笑瞬间凝固。
南疆告急,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他猛地转身,眼神凌厉如刀,“是谁?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 南诗雅也闻讯赶来,看到柏宇轩紧锁的眉头,心中一沉。
“莫急,王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柔声安慰道,但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柏宇轩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此刻他不能乱,他是大梁的摄政王,是国家的支柱,他必须扛起这千钧重担。
“传令下去,立即召开紧急朝会!”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
那些弹劾柏宇轩的官员,此刻却一个个面露喜色,仿佛看到了柏宇轩倒台的希望。
“摄政王,如今南疆告急,你却还在这里与我们纠缠不清,真是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一位官员阴阳怪气地说道。
“是啊,摄政王,你还是先想想如何应对南疆的危机吧!”另一位官员附和道。
柏宇轩冷眼扫过这些幸灾乐祸的官员,心中冷笑一声。
“诸位大人,本王从未忘记自己的职责。南疆告急,本王自当全力以赴,保家卫国。但,在此之前,本王要先将这些污蔑本王的奸佞小人揪出来!”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嗡嗡作响。
“来人,将证人带上来!” 随着柏宇轩一声令下,几名被收买的官员被带了上来。
在铁证面前,那些弹劾柏宇轩的官员顿时哑口无言,脸色惨白。
“皇上,这些官员贪赃枉法,陷害忠良,罪不容诛!”柏宇轩厉声道。
皇帝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准奏!将这些官员革职查办!” 原本以为胜券在握的弹劾者们,此刻如同丧家之犬,一个个瑟瑟发抖。
柏宇轩并没有追究那些被威胁而加入弹劾阵营的官员,他深知,这些人只是被利用的棋子,真正的幕后黑手还在暗处。
“南疆战事紧急,本王明日便要启程赶赴前线。至于朝中之事……”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那些原本弹劾他,现在却噤若寒蝉的官员身上,“还望诸位大人,好自为之。” 说完,他转身离去,只留下一个挺拔的背影。
南诗雅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