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里都在盘算着,这百十斤粮食卖出去,基本能有三四两银子入账,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有的村民想着用这笔钱给家里添置些农具,有的则琢磨着给孩子买身新衣裳。
众人有说有笑,讨论着卖粮后的打算,只有沈婉兮家的人,静静地站在一旁,没有挑着粮食。
有人注意到了,好奇地问道:“兮丫头,你们家咋没拿粮食出来卖呀?这好价钱,不赚多亏啊。”
沈婉兮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叔,我有别的打算。”
旁边的一位老人皱了皱眉,劝道:“婉兮啊,你看大伙都卖,你不卖,以后日子紧巴了咋办?”
沈婉兮面对众人的询问,笑着解释道:“我家人口多,好几个半大的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像沈宇、沈轩、我三哥他们,一顿饭能吃好几碗呢。而且今年虽说咱村收成比其他地方好点,可实际上也没多少,真怕不够吃。”
众人听她这么一说,觉得也在理。一家人口多,消耗自然大。
一位大娘点头说道:“也是,家里孩子多,吃饭就是个大问题。再说今年这灾,谁也不敢保证明年咋样,多留些粮食确实稳妥。”
另一位大叔打趣道:“婉兮,你家那几个小子,长得壮实,以后都是干活的好把式,现在多吃点,养精蓄锐!”
众人听了,一阵哄笑,气氛轻松不少。
沈婉兮虽未售卖粮食,却满心惦记着购置些家中所需,便欣然与大伙结伴同行。
一路上,村民们挑着沉甸甸的粮担,脚步略显沉重,背着粮食的人也因负荷,身形微微前倾。
蜿蜒的小道上,队伍如一条缓缓蠕动的长龙,在晨光中艰难前行。
骄阳逐渐攀升,炽热的光线洒在众人身上,汗水顺着脸颊、脖颈不断滑落,浸湿了衣衫。
但即便烈日炎炎,路途艰辛,村民们心中对售卖粮食后收获的憧憬,支撑着他们一步步向前。
一个多时辰后,熟悉的镇口轮廓终于映入眼帘。
走进镇子,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一片热闹景象。
村民们径直朝着粮店走去,店内伙计早已等候多时,看到大批粮食送来,立刻忙活起来,过秤、验粮,忙得不可开交。
交易完成,村民们怀揣着卖粮所得,脸上洋溢着满足。
有人精打细算,思量着家中老小的温饱,转身购置了不少粗粮,想着能熬过漫长时日;
有人则将钱小心收好,打算日后再做安排。
卖完粮食,大伙便各自散去,依照约定,相约稍后在城门口会合。
沈婉兮则漫步在街头,目光在琳琅满目的摊位间游走。
她先是来到杂货铺,精心挑选了几样家用物件。
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然而,就在沈婉兮专心挑选物品时,远处街角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悄然出现,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村民们的钱袋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正悄然酝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