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香玲也找了她的闺蜜二人组,外加上被迫入伙的王婶,四人商量了一下,王婶在村里风评比她们好多了,由她牵头,在村里找一些心细一点并且愿意来的妇人们来干活,一天100文工钱。
王婶也觉得这三人倒是没有她以前听说的那么不堪入目了,再加上也看到了镇上的掌柜都来了,心里也有了底,便在心里盘算着哪些人家的靠谱,挨家挨户上门去游说了。
姜香玲将缝纫机的用法讲给了五位绣娘听,并且带头做了起来,绣娘们觉得眼前这个东西十分新奇,上手之后才知道这个叫做缝纫机的东西有多么的快,比她们手缝要快太多太多了。
封细雪看了半天之后觉得这事看来有希望了,便回去让布庄里其他的绣娘加速裁剪,等到晚上的时候再派几辆车来接绣娘们回去,顺便送来明天的布和带走今天的货。
在王婶的游说下,第二天缝纫大军便达到了19人,姜香玲和她的三位小伙伴,布庄的五位绣娘,村里十个女人们,都在院子里裁起了缝纫机。
虽然还空着一台,但是李姜姜并没有加入进去,如果哪边缝纫机出现了问题之类,她可以第一时间去调试。
李姜姜家没有提供午饭,因为事出紧急,她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出20个人的午饭来,大家都是自己带的饭,不过村里的妇人们也很满意了,毕竟一天100文,比家里的男人们出去干活挣得都高了。
封细雪没有想到的是,只用了七天时间,封氏布庄接到的1500件棉衣任务就已经全部完成了,距离交货还有八天,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这一天,封细雪带走了所有的货和绣娘们,并且给姜香玲留下了80两银子,李姜姜知道这已经算是给了很多了,如果光是做衣服,是根本没有这么多钱的,这算是帮封细雪解决了难题的酬谢。
采办缝纫机配件花了五十两,家里还剩下二十多两,如今又进账80两,母女二人都喜滋滋的。
王婶三人再加上另外十位女工六天的工钱,一共是七两银子八百文,都在结束的当天给大家结清了,所有人都心满意足。
李姜姜知道,这是改变大家对她们母女俩原始印象的开始,因为前些天母女俩连轴转的去缝制衣服的时候,李姜姜便发现,这年头,靠自己和她娘两个人的力量还是太渺小,只能靠体力挣个温饱,还是得人多才行。
李姜姜和姜香玲决定,额外给王婶三人各发50文的红包,不仅是感谢她们,也算是试着拉拢一下她们的心。
果然,王婶睡觉前在想:我以前是不是对姜姜她娘想多了?
李姜姜:并没有......
李姜姜家这几天在村里也算声势浩大,也有不少人等着看热闹,说母女俩发不出工钱来,到时候去帮忙的人白干那么多天,不过结果却出乎他们意料。
第二天,村长敲响了李姜姜家的门。